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誰統治臺灣?1895~1945


根據「
誰統治臺灣?1950-2010」一文,我們可以發現過去國民黨政府最有權勢的是「江浙幫」,民進黨政府則用了很多出身南臺灣的政務官。現在,我們不妨再把時間往前推移到日本統治時代,看看臺灣總督由什麼地方的人來擔任。


顯而易見的,統治臺灣最久的是「山口幫」(與山口組沒有關係)。山口縣不但產生最多的日本首相,也產生最多的臺灣總督。來自山口縣的 5 個總督,一共統治臺灣將近 21 年之久。事實上,簽訂日清合約、使臺灣主權轉至日本的地點:下關,也位於山口縣。臺灣的命運與山口縣頗有淵源。

為什麼山口縣會成為臺灣總督之鄉?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回答為什麼山口縣會成為日本首相之鄉?答案其實很清楚,因為明治天皇就是由山口縣的長州藩所扶持的。在此之前,天皇只是傀儡,握有最高權力的人是幕府將軍。1866 年,長州藩與鹿兒島縣的薩摩藩組成同盟,發動倒幕戰爭。不久,他們獲得王牌:擁立明治天皇,由天皇下召廢除幕府。1868 年,幕府終於瓦解,史稱「明治維新」。表面上看起來,天皇好像重新獲得實權。實際上,這齣戲碼更像是長州藩與薩摩藩一起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而然,明治政府幾乎是由長州藩與薩摩藩分享權力。漸漸地,長州藩的勢力更勝一籌,幾乎壟斷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首相職位。這也難怪山口縣會成為首相之鄉了。

那麼,當日本政府獲得臺灣後,要派誰來當總督呢?掌權的既然是長州藩,挑選總督人選時,當然還是先找自己人。於是,「山口幫」就長期統治臺灣了。

這個故事不禁使人想起一句話:「All politics is local.」(政治皆地方)。因此,若人們習慣以放大鏡去檢視掌權者是否顧及「地域平衡」,也就不足為怪了。

22 則留言:

  1. 原來影響台灣發展甚巨的兒玉源太郎,
    還有左久間老爺爺都是長州藩士,
    果然長見識。

    回覆刪除
  2. 唉呀!把佐久間老爺爺的姓打錯了,
    其實佐久間為了處理原住民的問題,
    提老命去征伐,結果受了重傷,一命嗚呼!
    總督府為了紀念他,還蓋了個「佐久間神社」,
    舊址就是在花蓮天祥的「文天祥公園」上!

    版主回覆:(05/02/2008 03:06:20 AM)


    文天祥與佐久間的關係,著實令人摸不著頭緒。

    回覆刪除
  3. 好棒的文章啊!!推推推~~~

    回覆刪除
  4. 放心,佐久間老爺爺的痕跡還在喔,只要翻開台灣地圖,在文山的南邊一些,太魯閣大山山系中就有一座海拔28xx米的『佐久間山』以他為名~~

    不過佐久間神社被改成和台灣完全無關的文天祥公園…(默)
    沒關系,到現在台灣和日本相關的遺跡(甚至是清朝時對朝廷不利的…)…都還在大量的被斬除中。

    回覆刪除
  5. 這跟東港神社現在改放至聖先師-孔子,
    都是屬於無厘頭式的悲哀吧!

    回覆刪除
  6. 好文!再度充實了學校不願意教我們的知識。

    回覆刪除
  7. 這篇的觀點真的很有趣,因為我從沒想過可以從地圖來認知歷史...

    回覆刪除
  8. 濁水溪主流發源地位於海拔3200m的"佐久間鞍部"--

    回覆刪除
  9. 佐久間去討伐太魯閣受重傷一命嗚呼是野史說法
    臺灣分館有好幾張照片他討伐完還好端端的回台北公開主持儀式

    在甲午戰爭還只是一個陸軍尉級軍官
    後來可以爬上臺灣總督的位子
    也許長州的出身真的幫了不少忙

    回覆刪除
  10. 我原來的意思是因為征討原住民所受的傷後來復發導致死亡,因為大正3年9月19日佐久間上奏文上京,12月8日回總督府,
    到大正4年5月1日才正式退官,顯示他還活著,一直到8月4日才過世。
    不過本來水瓶一直以為跟太魯閣戰役有關,你這一提點倒是讓水瓶想到,有證據顯示是因為這個原因嗎?讓水瓶來找看看!

    回覆刪除
  11. 這個地圖還可以細緻分析一下。
    基本上山口縣出身的多集中在日治前期,佐久間後,就只有1926年才又有山口縣出身的。這大概也跟日本本國在大正時期開始的政黨政治有關?總督更迭也比較頻繁,到了後期又恢復武官總督,任期除了安藤因為戰爭結束而結束職務外,任期都比較長些。

    回覆刪除
  12. 再補充一下,薩摩藩的勢力沒落主要跟西鄉隆盛等一派的最後在西南戰爭被消滅有關,以及隨後同屬鎮壓西鄉隆盛一派的薩摩藩出身的大久保利通被刺殺。剩下的薩摩藩在政界部分也沒什麼大的影響力,只有少數幾位(薩摩藩的主要勢力在軍界跟警界)。而長州藩原先也不是伊藤博文這種在當時第二線,但隨著木戶孝允(被稱為維新三傑之一)在一八七七的過世,伊藤博文這派站上歷史舞台。也掌握了明治十年代後長期的日本政治。

    這個是我印象所及的部分。

    回覆刪除
  13. 佐久間爺爺是死於腦溢血,
    感謝網友的指正,
    讓水瓶有了校正台灣史的機會,
    原件請見http://www.wretch.cc/blog/analy92/24229559

    回覆刪除
  14. 水瓶老師是位認真的學者
    要是臺灣多些像水瓶老師有追根究底精神而非亂坳的學者就好了
    水瓶老師是否願意寫點關於佐久間/太魯閣討伐的文章
    畢竟大正3年的這段歷史在臺灣史中差不多是被半遺忘的
    不過如本來已接近被遺忘的三叉山事件能重現
    也許"太魯閣討伐"中是有些說法可再考證的

    之前留言也有誤
    佐久間左馬太在甲午戰爭已是將級團長
    但從牡丹社事件以來就與臺灣有淵源

    幼名岡村直矩
    在長州過繼為養子
    參見佐久間左馬太小傳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twpeop&dtd_id=15&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4%BA%BA%E7%89%A9%E8%AA%8C(1895-1945)&subject_url=toolbox_figure.hpg&xml_id=0000293354&who=%E4%BD%90%E4%B9%85%E9%96%93%E5%B7%A6%E9%A6%AC%E5%A4%AA

    回覆刪除
  15. 謝謝威海的肯定,水瓶的碩士學位跟花蓮有一些關係,所以對花蓮有一番特殊的感情,太魯閣這一帶的研究素材很有趣,不過研究是講求緣分的,現在水瓶的研究重心擺在高屏的客家研究,當時並不是水瓶想做這個就動手,需要有相當多的要素具足,如討論的對象、發表的場合、野外的配合,玩玩小東西如翻翻日日新報是可以,但是研究主體開拔到太魯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想緣分到的時候,自然就會發生,R大不好意思,在你的版跟人家哈拉半天!

    回覆刪除
  16. 你再怎麼掰人家還是當你是清國奴2008年6月14日 下午3:10

    看樣子想當日本人的人不少唷
    不如也介紹一下台灣人是如何反抗日本拆台灣人的廟吧
    開口閉口什麼爺爺的,難怪日本人就敢用船撞沉台灣海釣船,因為台灣人在人家眼中就是清國奴,你再怎麼掰人家還是當你是清國奴,去日本住一個月就懂了!!

    回覆刪除
  17. 貶低別人不會讓你比較高尚,
    稱人為奴也不會提升自己原本的位階,勸你還是平心靜氣的多看點書和國際法吧。
    不要太相信新聞媒體的炒作呀。

    回覆刪除
  18. 就當是奮青來放炮唄!~ ^_^

    版主回覆:(05/14/2008 11:49:38 AM)


    為了讓大家見識一下憤青的嘴臉,那段叫囂我實在捨不得刪掉。

    回覆刪除
  19. 17樓的「你再怎麼掰人家還是當你是清國奴」你真是好笑,只會拿一些中國憤青式的邏輯來罵,我就來跟你說明吧!

    你大罵:「開口閉口什麼爺爺的,難怪日本人就敢用船撞沉台灣海釣船 看樣子想當日本人的人不少唷」

    我回覆你吧:「依據「娛樂漁業管理辦法」第24條規定,就提到"娛樂漁業漁船活動區域以臺灣本島及澎湖週邊二十四浬內及彭佳嶼、綠島、蘭嶼週邊十二浬內為限。"這樣你懂了沒?你說的海釣船屬於娛樂漁船,但該船違反法規,你卻混淆問題核心,還扯到"看樣子想當日本人的人不少唷
    "的論點,看來中國憤青還是死性不改呢!」(「娛樂漁業管理辦法」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050012)

    怎麼不談談貴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在長春之戰餓死多少中國人咧?

    回覆刪除
  20. 作者加油
    http://www.socialforce.net/phpBB/viewtopic.php?f=21&t=1237&p=396466#p396466


    Martinus Sonck (Amsterdam, 1590 - Anping, augustus 1625)



    Pieter Nuyts (Middelburg, 1598 – Hulst, 11 december 1655)


    Hans Putmans (Middelburg - Delft, 1654)


    Johan van der Burg (Delft, ?–1640)


    Paulus Traudenius (born Gouda, died 9 July 1643, Batavia, Dutch East Indies)


    Maximiliaan Isaacz. le Maire (Amsterdam, 28 februari 1606 - 1654?)


    Nicolaas Verburg(ca 1620, Delft - November 1676, Netherlands)


    François Caron, né vers 1600 à Bruxelles et mort le 5 avril 1673 près de Lisbonne


    Fredrik Coyet , född i Stockholm 1615, död 17 oktober 1687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