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流感大流行在臺灣


1918~1920 年,人類史上最慘重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爆發。據保守估計,這次大流行至少奪走兩千萬條人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那麼,當時臺灣是否也受到這次大流行的波及呢?

根據 1918~1920 年度的《臺灣人口動態統計》,當時臺灣果然不能倖免於難。第一波疫情發生於 1918 年 11~12 月間,六千多人死於流行性感冒。隨後,疫情看似平息。然而到了 1920 年 1~2 月間,疫情再次爆發,將近九千人死於流行性感冒。不過,以上數字應為低估,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類似,容易被誤判。



進一步觀察,在第一波疫情期間,肺炎、其他呼吸器疾病死亡人數比平常水準多出一萬一千多人;在第二波疫情期間,則多出一萬多人。我們合理推測,這些比平時多出來的呼吸道疾病死亡者,皆與流行性感冒有關。如此說來,流行性感冒真正奪走的人命應有將近四萬條,而這僅發生在短短的四個月之內。

延續上述概念,我們可將流感疫情期間較平時多出的死亡率,也就是「超額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視為流感疫情嚴重程度的指標。地圖為 1918 年超額死亡率的分布,反映各地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南部疫情比北部更為嚴重。照理說,流行性感冒在低溫環境中比較容易發威。然而,溫度較高的南部反而受創較深。這是因為傳染病的散播依賴人群間的密集接觸。在南臺灣,大部分村落聚集了數十個、上百個家庭,稱為集村。集村裡,只要一個人得到傳染病,疫情就很容易在數十個、上百個家庭間蔓延開來。相較之下,北臺灣的家庭大多為獨立門戶,與其他家庭隔開,稱為散村。散村裡,一個人得到傳染病,大不了只有他的家庭遭殃。尤其,桃竹苗地區又是丘陵地帶,家庭之間隔得更開,疫情就更不容易蔓延了。

相關閱讀:
住哪裡比較長壽?

11 則留言:

  1. 應該跟地區的醫療系統 衛生系統
    也有相關性吧

    回覆刪除
  2. 謝謝分享。那麼使用你的模型,該如何解釋東部的現象呢?

    回覆刪除
  3. #2 若東部被統計到的區域,多為集村或城鎮的話,那也支持原來的理論。東部或許人口密度較低,但也可能是聚集的而非散村。

    回覆刪除
  4. 東部可能醫療可近性較其他地方為差
    事實上以同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肺結核為例
    花東一帶的感染率同樣是全國最高!

    版主回覆:(04/25/2009 05:10:08 PM)


    克制傳染病的功臣是公共衛生,不是醫療。

    回覆刪除
  5.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mericas/8021547.stm

    這張地圖有每天在各地H1N1增加數目, 希望會越來越少

    回覆刪除
  6. 請問集村或散村能算出聚集或離散程度嗎??
    我指的是...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數據嗎??

    回覆刪除
  7. 東部以及恆春一帶因為開發較為晚近,所以集村多?加上東部在日治時代,尚有在官方鼓勵下來自日本內地與台灣西部的移民所形成的聚落?

    回覆刪除
  8. 到東部的經驗是,現在的東部雖然大規模的聚落不多,然而人口都滿集中於聚落的,少看見獨立門戶者

    回覆刪除
  9. 四樓! 某東部人在2003年初至新竹工作時,嚴重咳嗽了二個多月! 嗚! 生病和醫療水準的關係,將改變;環境衛生,很重要。那些年裡,一位長年在台北開計程車的東部人,也因為肺癌過世。

    回覆刪除
  10. 「健康不平等性」,近年在國際上討論甚多。

    回覆刪除
  11. 不知葉博士有其他時其流感的圖嗎? 可以比較一下不同時期的狀況看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