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中央在哪裡?


臺灣的經度大約是幾度?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在您的朋友當中,總是有人能告訴您正確的答案。有些人甚至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問的:「你當我是小學生嗎?東經 120 度到 122 度之間!」

不過,在 20 世紀初以前的地圖上,臺灣的經度可不見得是在東經 120-122 度之間。以 1917 年商務印書館發行的《中華民國新區域圖》為例,貫穿臺灣的經線叫做「東五度」。那麼,號稱「中」的經線通過哪裡呢?



那還用說嗎?中國人的 0 度經線當然得通過北京。直到 1930 年代由上海申報館發行的地圖集採用格林威治子午線 (Greenwish Meridian) 做為本初經線以後,中國的經度才與國際接軌。

法國人也很晚才接受格林威治子午線。在下面這幅描繪 1884-1885 年法國艦隊攻臺戰役的法文地圖上,臺灣大約位於東經 117.5-119.5 度之間。毫無疑問,法國人的本初經線當然得通過巴黎。



在格林威治子午線成為國際標準以前,歐陸國家比較流行巴黎子午線。然而,將巴黎子午線定為 0 度的缺點是,歐洲有些地區位於東經,有些地區位於西經,造成不便。如果將巴黎子午線定為東經 20 度,整個歐洲都可以位於東經。由於巴黎以西 20 度的經線正好通過西班牙屬加納利群島的 Ferro (又稱 El Hierro),因此這條 0 度經線被稱為 Ferro 子午線,而 Ferro 也得到子午線島 (Meridian Island) 的暱稱。在 18-19 世紀時,Ferro 子午線曾是國際上的主流。再次強調的是,Ferro 子午線是先有東經 20 度 (巴黎子午線),才有 0 度。在下面這幅 18 世紀中葉的地圖上,臺灣位於東經 137.5-139.5 度之間。顯而易見地,其本初經線就是 Ferro 子午線。



更早之前,18 世紀初的荷蘭人尚未採用 Ferro 子午線。以下面這幅 18 世紀初的荷蘭文地圖為例,通過臺灣島最西側的經線大約是東經 148 度。從臺灣島西側往西數 148 度,0 度經線似乎通過大西洋中的葡萄牙屬亞述群島。



在 17 世紀的義大利文地圖上,本初經線則是教皇子午線。什麼是教皇子午線?1494 年,西班牙與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之下,協議以通過佛得角以西 300 里格 (約 1770 公里) 的經線瓜分新世界。在這條經線以東,屬於葡萄牙的地盤;以西,屬於西班牙的地盤。一開始,西班牙人大概以為整個美洲都是他們的吧。想不到,後來葡萄牙人意外發現巴西位於教皇子午線以東,因此也在美洲分到一杯羹。根據教皇子午線,臺灣位於東經 164-166 度之間。



臺灣的經度大約是幾度?現在您知道,這個問題不是小學生的問題了吧。

31 則留言:

  1. 好棒的一篇。但為什麼中央經線不是經過南京?

    回覆刪除
  2. 我猜是因為中國決定子午線的時候,是清朝時候定下來的,所以才會以北京為準吧

    回覆刪除
  3. 蔣介石北伐「成功」之前,中國的中央政府一直在北京。

    回覆刪除
  4. 非關主題:從第一張地圖上的「台東」、「安平」以及基隆至淡水的鐵路線,可見當時中國對台灣的認識程度。

    回覆刪除
  5. 同意樓上:
    當時的西部幹線僅通到屏東,地圖上卻畫到恆春。且打狗已有鐵路卻未被畫進地圖裡。

    回覆刪除
  6. 地球的經緯線座標系統本是為「定位」用的,1884年以前,每個國家都以經過自己首都天文台的經線為「本初經線」,但是歐洲國家比較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一套的話,相互之間換算是非常麻煩的。以Ferro子午線為本初經線的座標系統把混亂的歐洲經緯座標系統統一起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方便。

    但以Ferro子午線為本初經線的這個系統有個問題,就是它的「國際換日線」並不在太平洋的中央,它將英國的澳洲和紐西蘭分割成不同的「兩天」,也就是說同樣在中午時分,澳洲是「今天」的話,紐西蘭卻是「昨天」,英國當然就歉難同意。1884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緯線會議上,「Ferro本初經線」的座標系統就出局了。

    剩下競爭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以經過倫敦的經線為本初經線的系統,另一個是以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為本初經線的系統。不管何者,它們的「國際換日線」都在太平洋的中間,沒有陸地、沒有國家,當然也就沒有人煙,兩個一樣理想。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國勢如日中天,加上美國的奧援,投票的結果,英國的倫敦出線,法國巴黎飲恨吞敗,法國一直拖到廿世紀才勉強接受這個結果。


    回覆刪除
  7. "它們的「國際換日線」都在太平洋的中間,沒有陸地、沒有國家"
    這係因為國際換日線並不重合於東經180度線,
    不然這兩條一樣會有經過陸地

    反過來說,
    Ferro系統的換日線一樣可以往東畫閃過紐西蘭,
    如同今日的換日線閃過吉里巴斯,

    所以多半還是跟英國的意志且法國在當代被俾斯麥三皇體制孤立中有關

    回覆刪除
  8. 1945年以前中國對台灣只有「山海經式」的了解, 怎麼還有臉說台灣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分呢?

    回覆刪除
  9. 山海經式的了解?清朝有統治過臺灣吧

    回覆刪除
  10. 受教了
    沒想到一條經線也可以那麼政治,那麼歷史,那麼多故事。好險緯線應該沒有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回覆刪除
  11. 第二張圖的江心坡地區沒劃在中國,而劃在英屬緬甸那邊,也就是說1926年時中國已經承認江心坡非中國領土?

    版主回覆:(08/14/2012 03:12:16 PM)


    您的眼力不錯。中國出版的地圖直到 1948 年才把江心坡、帕米爾畫為領土。到了1960 年代,中國不再宣稱對這兩個地方的主權,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則指責中國丟失領土。

    回覆刪除
  12. 再抓一個"江東六十四屯"不知道那時中國是否已經承認江東六十四屯非中國領土?不過我記得民國80年以前的地理課本還有提到...(應該沒眼花吧!)

    回覆刪除
  13. 任何國家出版的地圖,代表著那個國家在那個歷史時段的政治主張,「政治主張」和實際狀況並不一定完全一樣。

    舉例來說,現在的日本地圖一定包含「北方四島」和「竹島」,盡管北方四島(擇捉、國後、色丹和齒舞群島)和竹島(韓稱:獨島)現在的實際控制權是在俄羅斯和韓國的手裡。

    又例如,現在的阿根廷地圖一定包含「馬維娜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盡管它的實際控制權是在英國的手中。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國際競技場」上任何時代都存在。

    正文的第二張中國地圖代表著1920年代中國政府的「政治主張」;把「江心坡」和「帕米爾高原」加入中國地圖中則是第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黨)政府的主張。


    回覆刪除
  14. 理想的「本初經線」。

    如同鄙人在#6文所言,世界任何國家都可以自訂「經緯座標系統」。

    但如果要制定一套世界通用的經緯座標系統時,就牽涉到「國際換日線」的問題,理想上的「國際換日線」最好不要穿過任何陸地,也不要穿過任何國家。在這個條件之下,「國際換日線」祇能在太平洋中央找,反推之,「本初經線」的位置就被限制在歐洲國家中了,尤其是倫敦到羅馬中間的某一個首都或都市。

    在這些首都或都市中,如撇開政治的影響力,堪稱最「理想」的地點應該是挪威的首都奧斯陸了。如果把本初經線設在奧斯陸,那麼國際換日線將經過白令海峽的中間,一路向南,沒有穿過任何陸地(南極大陸除外),也許這一條國際換日線就不至於像現在的一樣曲折的那麼厲害了。



    版主回覆:(06/15/2010 01:17:25 PM)


    >> 「國際換日線」祇能在太平洋中央找

    為什麼不能在大西洋中間找?

    回覆刪除
  15. >>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國勢如日中天,加上美國的奧援

    美國那時候是什麼東西啊,還奧援英國咧。想像力真豐富。

    回覆刪除
  16. 引述WIKI:

    "The modern Greenwich Meridian, based at the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was established by Sir George Airy in 1851. By 1884, over two-thirds of all ships and tonnage used it as the reference meridian on their maps. "

    這才是英國格倫威治勝出的主因吧,
    跟什麼換日線通不通過哪裡並非很相關,
    換日線又不是不能彎來彎去,

    主因只是格林威治子午線在當時最通行,
    而通行的原因在於英國早已獨霸世界海權,

    也就是說巴黎子午線最晚在19世紀初拿破崙暴走並梭哈了之時,就註定了沒有機會取代格林威治,
    而這是因為早先法國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到拿破崙戰爭,一再的敗給英國,
    拿破崙梭哈了以後,
    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從此只能在英國的默許下在世界進出,


    美國?美國那時候是什麼東西?
    唯一的海外領地叫做阿拉斯加,還是買來的

    回覆刪除
  17. 1. oslo -- norway 國力太差了, 若說瑞典還好。
    倒不如berlin 或 rome (不過德意都是剛獨立或還未獨立。。。)

    2.大西洋的話,對面是30度,kiev(烏克蘭,當時屬於russia)或instanbul (ottoman)


    回覆刪除
  18. 當時挪威和瑞典是聯合王國,1905年才獨立,
    不過瑞典在當時的100年前的大北方戰爭失利後,
    早已經和列強絕緣,
    可以說棄權的比法國更早
    =========================================

    另外,從挪威的獨立也對應到版主的新文章,
    挪威、瑞典在血緣上、語言上都很相近,
    人家一樣獨立了

    那堆說台灣漢人以平埔族血統佔優勢的人,
    要搞獨立也不用從血統做切割來下手,
    從血緣建構民族主義來爭取獨立已經是20世紀初以前的流行了,

    平埔有融入漢族大家都不否認,
    但若能在血緣中佔優勢,
    實在太小看歷代外來政府公權力造成的機會不均等

    回覆刪除
  19. 自己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在一些古地圖、海圖常常會看到
    在地圖某一個空白地方,會有幾個點有輻射狀的線條出來?然後整個圖面都是交叉線
    像您貼的18 世紀初的荷蘭文地圖那樣
    不知道有怎樣的功用,

    回覆刪除
  20. 政治、歷史、故事都沒什麼不好的吧?看看我們可以從一篇文章學到多少東西。相信從緯線也可以學到很多。

    回覆刪除
  21. 為何法國會承認經過倫敦的子午線
    有聽過一種說法是
    因為英國用承認法國的「標準單位」,也就是今天的「公制單位」
    來跟法國交換

    回覆刪除
  22. 瀚林,
    美國經濟有沒有起飛跟她在本初經線的決定有沒有奧援英國的關係在哪?

    美國在1884的確投給了英國的格林威治贊成票,
    但24個與會國裡有21個贊成格林威治本初經線,
    何須只強調美國?

    另外,
    "假如本初經線經過佛羅倫斯的話,那麼「180度經線」(國際換日線)也將經過白令海峽,這一條國際換日線也比現有的完美。"

    1. 180度經線不等於國際換日線
    2. 就算改成這條,國際換日線一樣遇到阿留申要往西閃,遇到吉里巴斯要往東閃,基本上與現有的沒差

    回覆刪除
  23. "如果將巴黎子午線定為東經 20 度,整個歐洲都可以位於東經" 看來伊比利半島以前真的不被當成歐洲呢(可能除了加泰隆尼亞吧 笑)
    還有雖然格林威治線是以英國的天文台為基準而定 但其實如果去看地圖 會發現這條線通過法國國土的部份比英國還多很多喔!

    回覆刪除
  24. 格林威治系統:

    巴黎東經2°20′
    里斯本西經9°5'
    兩地相距11°25′

    如果將巴黎定為東經20°,
    里斯本: 20°-11°25′=8°35′

    您說伊比利半島是東經還西經呢?

    回覆刪除
  25. >>所以說嘛,關鍵因素是英國人的想法,而不是國際換日線會不會經過陸地。

    板主,在「http://www.phys.uu.nl/~vgent/idl/idl_imc1884.htm」這個網站上有一段話提供給您參考。

    「…When the meridian of the Royal Observatory at Greenwich was by nearly-unanimous consent adopted as the prime meridian, it was remarked how convenient this choice was as it insured that the 180° meridian, where formally the date line should be located, mostly passed over water.…」
    由此段話可知,「本初經線如採經格林威治的子午線的話,國際換日線將絕大部份都經過海上」,這正是英國所強調的「格林威治本初經線」的最大優點。

    另外在英國「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的網站(http://www.nmm.ac.uk/index.php)上,有一段文字,它說:

    Why Greenwich?
    There we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choice. The first was the fact that the USA had already chosen Greenwich as the basis for its own national time zone system. The second was tha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72% of the world's commerce depended on sea-charts which used Greenwich as the Prime Meridian.」
    英國把為何選擇格林威治的主要原因推給美國(當然,霸權也得稍微修飾一下蠻橫的嘴臉;同時,這也說明倫敦並非「最理想的」本初經線位置),然後才是,當時世界上72﹪的商船使用的航海圖都以格林威治經線為本初經線。(事實上,這所謂72﹪商船中,大部份恐怕非英國的即美國的。)
    英、美這兩個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聯手制定「世界標準」,以致即使有其它更合理的方案存在,也祇能徒呼負負,莫可奈何。



    版主回覆:(06/16/2010 06:19:15 AM)


    「國際換日線將絕大部份都經過海上」固然是選擇格林威治子午線的優點之一,但並非「充分條件」。因為符合這個條件的並非只有格林威治子午線。您下面那則留言正好說明了關鍵是「英國是日不落帝國,世界海權的大哥大,所以它沒有必要讓步」。

    回覆刪除
  26. 在「http://www.wired.com/」這個網站上,對格林威治經線為何成為世界經緯座標系統的本初經線也有很清楚的描述。

    Amid all this, navigation at sea -- and the charting of stars in the heavens -- often remained a matter of local, national or even religious preference. Maps might be based on longitude east or west of Jerusalem, Saint Petersburg, Rome, Pisa, Copenhagen (think Tycho Brahe), Oslo, Paris, Greenwich (just east of central London), El Hierro (in the Canary Islands), Philadelphia (former U.S. capital) and Washington, D.C. These divergent reference meridians -- representing a mixture of astronomical, theological and maritime power -- ranged over 112 degrees of longitude.
    (這段文字說明,事實上,最初,世界各國都可訂定自己的本初經線。其中的El Hierro就是板主的Ferro子午線。文中以歐、美國家為主,並未提到中國以北京,日本以京都為本初經線的狀況,當然這是中、日比較落後的關係。)

    In the interests of global amity -- and commerce -- U.S. President Chester Alan Arthur convened the 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 in Washington in 1884. Delegates from 25 countries attended.…
    …The United States, rising power of the Western Hemisphere, had already adopted the Greenwich Meridian for navigation, and 72 percent of the world's commerce used nautical charts based on Greenwich.…
    (這段文字說明了,美國這個崛起中的強權,為了世界的和諧(amity),召開了華盛頓國際經線會議。美國既已採用了格林威治經線為本初經線的座標系統,那麼本會議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格林威治的本初經線成為世界標準殆無疑義,但其他國家也不是那麼好說服的,所以,會議開了三個星期。)

    Britain had first solved the problem of longitude, Britain had the world's largest navy, and the sun indeed did not set on the far-flung British Empire. 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 so there was no need for Britain to waive its rules.
    (這段文字說,英國是日不落帝國,世界海權的大哥大,所以它沒有必要讓步。)

    Thus, the conference established that the meridian passing through the Royal Observatory at Greenwich would be the world's Prime Meridian, …The conference also established Greenwich Mean Time as a standard for astronomy and setting time zones.
    (所以,就以英國的標準為世界標準了!)

    The vote to select Greenwich passed 22 to 1. San Domingo (now the Dominican Republic) voted against. France and Brazil, diplomatically, abstained.
    (法國沒有投反對票,祇是棄權,所以,#25文中說的:「為何法國會承認經過倫敦的子午線 有聽過一種說法是 因為英國用承認法國 「標準單位」 也就是今天的「公制單位」來跟法國交換。」這個說法的可信度很高。)

    回覆刪除
  27. 美國總統主辦會議=美國奧援?

    要這樣解釋"奧援"也不是不可以啦,
    反正"奧援"也沒有精確定義,
    但,所以跟美國經濟起飛、愛迪生發明電燈都無關嘛,
    主因還是英國的意志

    另外,
    "這段文字說明了......那麼本會議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格林威治的本初經線成為世界標準殆無疑義"
    我怎麼沒看到這段英文裡有說明這句?

    回覆刪除
  28. 看到版主的第一段
    "各位不妨找機會問問看身邊的朋友:「臺灣的經度大約是幾度?」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在您的朋友當中,總是有人能告訴您正確的答案。有些人甚至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問的:「你當我是小學生嗎?東經 120 度到 122 度之間!」"

    我不禁感慨,別說是正確答案了,經緯度是啥,不少人只有糢糊的概念,而且這些人往往地理概念也有問題,譬如說,不知道新加坡的位置,把澳大利亞與奧地利搞混之類的,甚至搞不清印支半島幾個國家的相對位置.....

    回覆刪除
  29. 經緯度最大的用途在海運(當時還沒發明飛機).
    英國的海運最發達,英國船都用英國經緯度.  
    荷蘭西班牙早就被英國打敗,法國被英國打敗N次,美國還忙著開拓中西部,美國海軍當時還不成氣候.  所以當然是拳頭大的當大哥.


    還好公制十進位度量衡制有被定為"公"制.  讓度量衡之間有簡單清楚的十進位關係.
    小學生三年級就可以掌握長度,面積,體積,容積,密度,重量之間的關係,全部是簡單整數十進位,這是用公制的福氣.

    英制面積和長度沒整數關係,容量和體積和長度沒整數關係,看到就頭昏,沒計算機還很難算.

    回覆刪除
  30. 法國十進位上了癮,一天十小時,圓週四百度,沒成功.
    十進位也不一定就無敵.



    中國古代時間採十二時辰,一個時辰分四刻(二進位),一刻等於半小時. 
    西化後改為24小時,一小時等於半個時辰,毫無困難.


    巴比倫的圓週360度可被1-12整數除了七和11以外的所有整數(2,3,4,5,6,8,10,12) 所整除.
    360分割角度方便,自然被使用.
    角度連帶影響時間,因為地球是圓的.

    回覆刪除
  31. 要是一八九五年那個台灣民主國生存下來的話,一時間也會有“台中子午線”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