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跟日本一樣就是移植過來的?

臺灣有些地名在日本也可以找到,這樣就能說這些地名是從日本移植過來的嗎?臺灣歷史博物館剛出版的《臺灣歷史地圖》,具體列出松山、板橋、關西、清水、豐原、高雄、岡山、美濃、竹田都是從日本移植而來。以前我也曾經這樣以為,但是當我對歷史下了更多工夫以後,現在反對這種反射式思考。


我曾多次強調,考究地名得「聽音辨義」。[1] 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地名,而不是只用看的。靜岡的清水叫做 Shimizu,臺中的清水叫做 Kiyomizu。如果後者是日本人由原鄉移植過來,怎麼聲音會不一樣呢?另外,東京的板橋叫做 Itabashi,臺北的板橋呢?1920年8月10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47、48號將枋橋改為板橋,發音為 ハンキヤウ (hankyo)。[2] 8月13日,臺灣總督府才宣布板橋的發音改為 イタハシ (itahashi)。[3] 由此可見,日本人將枋橋改為板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東京的板橋。

咸菜硼(日語發音kansaiho)改為關西(kansai)、打狗(takao)改為高雄(takao)、瀰濃(日語發音bino)改為美濃(mino),很明顯都是取同音佳字。也許日本人選字時有受到原鄉地名的啟發,但若非那些地名原本就有那樣的發音,不會選出那些字。這種情況與其說是移植,不如說是接枝。

庫頁島南部比臺灣晚10年成為日本領土,實質上也是個殖民地。若只是因為那裡有個豐原,就說臺中的豐原從庫頁島移植而來,實在沒有說服力。就像我們不會說臺灣的聖地牙哥(三貂角)從智利移植而來,而是西班牙人在各殖民地都以相同典故(基督教聖徒)命名。同樣的道理,日本人在庫頁島與臺灣都用了建國神話「豐葦原瑞穗國」產生相同地名。

高雄的岡山附近本來就有大崗山、小崗山,而1920年的地名改正一律將「崗」簡化為「岡」。若說高雄的岡山是從日本搬過來的,恐怕也很難說服人。

日本人確實曾把許多臺灣地名改得像日本地名。但若只是因為日本也有,就說那些地名是從日本移植而來,這樣的推論太想當然耳。


註:
[1] 見跳脫文字的迷障臺灣日式地名新論
[2] 府報第2177號頁27、33
[3] 府報第2179號頁46

6 則留言:

  1. 板橋的音讀應該是ハンキョウ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二次戰後的新寫法。
      戰前寫ハンキヤウ。

      刪除
    2. 幫補充:ハンキヤウ的寫法是所謂的「歷史的假名遣」,拗音不以小字標記,ア段假名後接「ふ」或「う」時,換轉讀做「オ」段長音,因此ハンキヤウ的讀音仍會是hankyo。

      刪除
  2. 豐原那個例子特別地牽強,日本內地就有好幾個豐原,怎麼會去連上同樣是外地的樺太豐原。

    回覆刪除
  3. 清水Kiyomizu若要說是移植,用京都府的清水寺會比較有信服力,發音一樣都是kiyomizu

    回覆刪除
  4. 哪些地名是移植過來的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