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七:臺灣有許多人稱呼母親為「姨阿」,這源自於平埔族人稱呼母親為 /ina/。
這個流言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是:福建、廣東也有許多人稱呼母親為「姨阿」。具體而言,泉州為「阿母/母阿文化圈」,潮州為「阿姨/姨阿文化圈」,客家地區為「阿姆 (a-me) 文化圈」。漳州比較複雜,沿海一帶屬於「阿母/母阿文化圈」,靠近潮州的雲霄、詔安、東山一帶屬於「阿姨/姨阿文化圈」,另外還有些地方的人稱呼母親為「阿姐 (a-tsia)」[1]。由此可見,臺灣那些稱呼母親為「姨阿」的人,同詔安、饒平或潮州其他地方的關連性可能比較大。
那麼,臺灣原住民又是如何稱呼母親的呢?根據「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母親稱為 ina 的有阿美語、卑南語、魯凱語、雅美語、邵語、撒奇萊雅語。其他同 /ina/ 有關者如下:
排灣語:kina
噶瑪蘭語:tina
布農語:cina
卡那卡那富語:cina
鄒語:ino
另外,根據伊能嘉矩的採集,臺灣北部平埔族人對於母親的稱呼為 tena [2]。由此可見,這幾種語言的母親稱呼可能都是由 /tina/ 演化出來的。那麼,/tina/ 有沒有可能演化為 /i-a/ (姨阿) 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認識語言演化的幾條規律:
(1) 母音比子音容易變質。例如,各地的阿拉伯語,其母音各不相同,但子音幾乎完全一樣。因此,阿拉伯文能夠只寫子音,不寫母音。
(2) 字首或字尾的子音有時會丟失,但夾在中間的子音比較穩固。
(3) 當子音變質時,只會在同類子音之中轉變。例如,/p/ 變成 /f/,仍然是唇音;/t/ 變成 /ts/ 或 /s/,仍然是舌尖音。然而,唇音不可能變成舌尖音,反之亦然。
茲以幾種歐洲語言的「一」為例:
希臘語:ena
義大利語:uno
西班牙語:uno
法語:un
英語:one
荷蘭語:een
德語:eins
丹麥語:en
顯然,母音的變化好像沒什麼不可能的。字首的母音可以從 /e/ 到 /u/ 到 /ua/ 到 /ai/,字尾的母音可以從 /a/ 到 /o/ 或乾脆消失。但無論如何,夾在中間的子音 /n/ 一直固定不變。
同樣的道理,/tina/ 最容易變質的就是母音 /i/ 與 /a/。另一方面,字首的子音 /t/ 可能丟失,或變成其他舌尖音,像是 /ts/。但最不容易改變的,就是夾在中間的 /n/。由此可見,/tina/ 要變成 /i-a/ 恰恰是最困難的事情。
近年來,許多人宣稱臺灣福佬話 (俗稱台語) 含有許多平埔語詞彙。但在欠缺查證之下,他們的「舉證」大多屬於誤會一場。就以耳熟能詳的「牽手」為例,幾乎已被「公認」是源自平埔族了。然而,歷史學者翁佳音細心考證,卻發現這個詞彙是 16-17 世紀時福佬人在東南亞所創,再傳回福建與臺灣。換言之,這個詞彙在東南亞、福建也流通,並非臺灣的專利 [3]。
又例如,有人宣稱 /ông-lâi/ (鳳梨) 源自布農語 bonglai。然而,不但福建、廣東的人都說 /ông-lâi/,馬來西亞的福佬人也說 /ông-lâi/。如此看來,福佬話影響布農語的可能性還比較大 [4]。類似的例子太多了,舉都舉不完。總之,在對照過福建、廣東、東南亞的語料之前,那些宣稱臺灣福佬話含有平埔語詞彙的努力通常是白忙一場。
註釋:
[1] 參考自:曹志耘主編,《漢語方言地圖集詞彙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頁89。
[3] 翁佳音,〈「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 1-31。
[4] 參見:http://blog.yam.com/joshua_yap/article/20697035
這個詞我之前找好久,也是無解,不過針對你提閩南,東南亞有這一詞,想請教的是當地何時開始有這個說法,ông-lâi,會不會也有可能會是台灣傳出去的,這也很難說,因為台灣和東南亞閩南附近在日本時期大正左右是互有貿易,很難斷定是台灣影响出去還是我們被影响的,因為這些証據都是要有時間上的佐証,而不是只靠地域,這是我自己的一些淺見,提供參考,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30/2010 12:46:42 AM)
1) 這問題可以請教 Iap Sian-Chin 先生。他的網址如下:http://blog.yam.com/joshua_yap
2) 提供一則訊息:"鳳梨原產巴西、玻利維亞和巴拉圭。西班牙人把它帶到菲律賓、夏威夷、印度與中南半島,又從中南半島由陸路進入中國廣東。"
阿拉伯文不寫母音是特殊傳統. 而且, 也因為(古典)阿拉伯語的母音數量特別少才能產生這種書寫形式.
回覆刪除版主:
回覆刪除大文轉在於此: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7/ina.html
說到鳳梨,我想到了蕃薯、甘薯,這個外來的農產品
回覆刪除依稀記得很久以前看到某個雜誌或報紙說這個外來品的發音反而比較接近“柑仔蜜“
不知道版大是否有研究?
台灣原住民語言中的確有許多借自閩南語的詞彙 有些甚至發展出和原來閩南語詞不同的意義
回覆刪除你好
回覆刪除或許與文中流言無關,
提供一則我聽過而列表中沒列出的稱謂。
曾經聽過世居屏東塔樓莊的福佬朋友們這麼使用,
他們稱呼母親為:「阿娘阿」或「娘阿」,
「娘」與一般福佬發音不同,
是發類似福佬話裡「姑娘」此詞的發音並且更為輕一點。
只在此地聽過這種稱呼,不知對您有用否,提供參考。
Dexter大提到的對母親的稱法,我在台南縣隸屬仁德鄉與歸仁鄉的某些小鎮有聽過
回覆刪除中間的子音會不會變呢?
回覆刪除從拉丁語演變到法語,倒是常有此例.
另外,此圖沒有將稱呼以音標標示,姨仔(î-á)和姨--仔(î--á)不大一樣,潮州話是後者嗎?
福建閩南的若干童謠中,曾出現「王梨」一詞。
回覆刪除至於馬來西亞閩南裔稱「王梨」(ông-lâi)的證據,請參考下面這段影片剪輯,這是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的北馬福建話,裡面那位解說者李永球是我的友人,去年到那裡拜訪他時,我還親自再確認當地福建話是否也將鳳梨稱ông-lâi,他的答案是肯定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Lv1iCCR9vQ
另外,以前網上有人曾言「紅毛」是台灣獨有的詞,事實上福建閩南人也常用這個詞,新馬閩南裔更是常用,在這段影片剪輯即出現過幾次。
母親的稱呼
回覆刪除我也曾想過這問題
因為父系這邊(草屯 祖籍漳浦)舊習慣稱呼媽媽是"ㄧ阿"
是一聲(一)不是二聲姨(一ˊ )
不過 這是別人稱呼的時候用
例如說:你"ㄧ阿"有在厝否??(你媽在家嗎?)
自己要叫自己媽媽的時候
是稱呼"優"發音是"ㄧㄡ"一聲或是"ㄧㄡ˙"輕聲
這發音能稱呼自己媽媽也能別人稱呼用
例如:1.優...我要吃飯啦!( 媽..我要吃飯啦)
2.你"優"有在厝否??(你媽在家嗎?)
我那時候問我媽媽 這稱呼由來
我媽是說 因為以前的人認為自己沒福分
沒兒子命
所以不敢給孩子稱呼自己"阿母"
所以這樣稱呼或甚至稱父母為ㄚ叔 阿嬸
不過這答案我不是很滿意 呵呵
我大膽猜測會不會是以前三妻四妾
只能稱呼親生媽媽"阿姨"(非正宮)
後來 一直傳承就變"姨啊"
還有一個很傳統的稱呼"娘禮啊(ㄋㄧㄨ ㄌㄟˋ ㄚˋ)"
這好像是別人在稱呼的
例如:你"娘禮啊"有在厝否??(你媽在家嗎?)
自己幾乎不這樣稱呼自己媽媽
除了一個特別時間
母親死亡哭孝的時候
正統的哭喊 就是這樣稱呼自己媽媽
這稱呼也是很特別
不知道啥典故
大家參考吧
謝謝您整理出来的知識,這些稱呼,讓我想起小時候外祖母過世,随我“伊優”去奔喪,伊優哭喊着“娘禮為何先我而去?”,到現在才知道是這樣翻译成國語。
刪除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感觉已经跨出闽南语区。
刪除亲人大部分住在福建平潭,传统上是“闽东语福州话福清腔”的地区,包括福州市区闽侯腔,正式称呼母亲(比如戏曲、诗文和哭灵的时候),也是称为“娘奶” (读音-“niong-leh”)。平时老一辈传统口语中听到变化称“奶”(“leh”)、“依奶” ("yee-lah" 或"yee-leh")、“阿奶” ("ah-leh")。福州话地区“依”和“阿”基本通用,北片区“依”更常见,作为昵称前缀。
平潭有闽南话方言岛,以连姓居多,族中有姨婆嫁与闽南人,其子女用“依仔” (yee-yang)称呼母亲。
大胆推测,闽语区(包含闽东、闽南)母亲称呼的变化为:娘奶” (读音-“niong-leh”)----->“依奶” ("yee-leh")--->“依仔” ("yee-ah"或"yee-yang")。也就是后面两个,进行了更加“亲昵化”的演变。
另,“细姨”转换成“姨仔”说不妥之处在于,当时有条件娶小老婆的绝对是少数,很难对语言产生影响。
版主大大您好!
回覆刪除有個問題想請教您,拜讀您的大作,發現閣下都以「福佬」來稱呼來自閩南地區的移民。
我的父執輩常自稱「ㄏㄜˊ ㄌㄜˋ 人」(對不起我只會用注音拼音),這個發音跟「河洛」其實是不一樣的,除非「洛」字還有其他讀法;
至於「福佬」其實發音就差更多了,閩南只是福建的一部份而已,還佔不到絕大部分,況且以「台語」的習慣應不會自稱「福佬」…….我認為這更是個誤植。
「ㄏㄜˊ ㄌㄜˋ 人」到底是「福佬」還是「河洛人」呢?
或者,根本就都不是?但為什麼無人正本清源,給大家一個正確答案呢?
搞不懂!特此請教!
版主回覆:(07/10/2010 04:43:59 PM)
其實我個人傾向使用「鶴佬」,這裡使用「福佬」只是從俗罷了。可參考這篇文章的相關討論: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076833
niu5 le2 一詞稱母親是背稱(即非當面稱呼), 不過在台灣快要聽不到了, 有些人同[北投埔隔壁] 一樣, 是對去世的人才能用.
回覆刪除媽媽叫「阿姐」應是[a tsia]而非 [a tsi].
回覆刪除試舉漳州市志為例: a2 tsia2
(文中面稱列了七個說法, 也有阿母a1 bu2, 母仔 bu2 a0,
姨仔 i5 a0 ...)
版主回覆:(07/13/2010 12:45:35 PM)
/a-tsi/ 是參考《閩南方言大詞典》。看來應該以漳州市志為準。
另一個問題是,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多種稱呼並用,《漢語方言地圖集》如何選出最主要稱呼,並不清楚。
關於「河洛」或「福佬」,我把我在一位網友版上張貼的回應轉貼這,希望有些幫助:
回覆刪除一般相信Ho-lo這個詞的出現和客家人有密切關係,在福建閩南不與客家民系接壤的地區,例如泉州和廈門以及漳州的龍海、薌城、漳浦、長泰、華安等縣,沒有人以Ho-lo來稱自己或自己的語言,東南亞的閩南裔亦然。以我的例子來說,我籍貫嘉義,在台北出生,我的母語養成環境是在台北聽著祖父母和父親的嘉義腔,這兩個地方都沒有大量客家民系,因此這兩地的方言裡並沒有Ho-lo這個辭彙,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國小二年級搬到客家人佔絕對多數的苗栗暫住外婆家的時候,當時我聽到外婆(是閩南人)跟鄰居說到她是Ho-lo-lang的時候,我一頭霧水,聽不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指我們的族群。而後我陸續待過台中縣和高雄市,都不常聽到這個詞,直至來到客家人居多的中壢,才又開始聽到這個詞。因此我相信,
Ho-lo(不管是河洛、福佬、學佬)並不是我們漳泉裔用來稱呼自己的名字。
版主回覆:(07/13/2010 04:12:07 PM)
這與謝重光《畲族與客家福佬關係史略》的論證一致。
我是台北人, 也是一直到國中後看報紙才知道我是Ho-lo-lang
回覆刪除福佬人從來沒有對自我的統稱, 一般都以居住地稱呼之, 如潮州人泉州人或是漳州話等, 台灣的福佬人也是如此, 直到彰泉意識消失, 為了區別和日本人差別, 才會以居住地台灣稱呼自己, 畢竟福佬人占台灣人口的80%, 世人總以台灣福佬人自稱台灣人叫沙文主義, 實在是對歷史的不了解
另外家族來至龍溪, 世居台北的泉州村, 講的是同安式的台北腔, 我阿媽的子女也都叫他"姨阿" 我問過父親為什麼, 他只是簡單地說:姨阿就是老母 沒什麼奇怪的, 想請問臺北盆地有那麼多的潮州 韶安移民, 而改變我們對母親的稱謂嗎?
"臺語"一辭連結到沙文主義也是匪夷所思,
回覆刪除過去只有地域認同的時代,府級行政單位常常是認同的對象
常常XX府府城的語言就冠以XX話,習慣使然
漳州話、蘇州話、潮州話、雷州話、溫州話、寧波話......
那臺灣府府城的語言叫做臺灣話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主張使用"臺語"一辭是沙文主義的人,
常愛改用"閩南語"做指稱,
閩南該地還不也有許多客家人,所以,有差嗎?
姨阿 請問發音是 ㄧ ㄚˇ 嗎
回覆刪除我好像在南投到彰化內陸鄉鎮有聽過 @@
版主可否開示正確發音
版主回覆:(07/13/2010 04:21:45 PM)
根據陳嬿庄〈彰化縣鶴佬客的語言與變遷〉,永靖腔的母親稱呼為 /a44 i44/。換言之,「姨」唸輕聲,不唸本調。
我是宜蘭人、家族來自詔安,父母稱阿嬤 姨阿,稱阿公 阿伯
回覆刪除不過現在我生活周遭已經聽不到姨阿這種稱呼了
我爸是雲林莿桐鄉油車人
回覆刪除他們那帶叫媽媽 "義吼" (大概這樣的發音)
tina若是ti-na兩個音節拆分,
回覆刪除才有版主的中間子音不易脫落或改變之說
但n在多數語言裡也是輔音韻尾的腳色,
若ti-na是由tin-a/tit-a--> tin-na--> ti-na呢?
例如閩南語裡l音位是t音位的濁化,
蕃石榴pat-a->pat-ta->pat-la->有的年輕人已唸成pa-la
罵人sut-a->sut-ta->sut-la->有的年輕人已唸成su-la
那tin音節的n會不會脫落,
日語裡n會脫落、吳語裡也會、閩南語白話音也會,
以Austronesia語的發展方向來看好像也不奇怪
另外,以學者的看法,閩南語的
我們: guan/gun來自於gua-lang的合音,
你們: lin來自於li-lang的合音,
也是子音脫落的例子
版主回覆:(07/15/2010 06:16:37 PM)
1) 根據臺灣南島語語料庫提供的錄音檔,/ti/與/na/是斷開的。南島語似乎較少輔音韻尾。
2) pat-a、sut-a 的例子正好說明 /t/ 韻尾其實是 /d/。同理,/p/ 是 /b/,如盒子;/k/ 是 /g/,如竹子。
我家的族譜上寫祖先是泉州來台的,世居台北市北區,但我的阿嬤也稱自己的母親為『伊阿』,阿嬤的家族(也是世居台北)並不是潮州人...(據長輩印象所及,家族裡沒有潮州人)...這似乎跟上面的圖示不同...
回覆刪除但爸媽姑舅們的確稱自己的母親為『阿母/母阿』。我問他們稱母親『伊阿』的緣故,阿姨告訴我,那是古時候人的稱法,稱呼媽媽為『伊阿/姨阿』(重音皆在第一個字),但我沒聽過阿嬤對媽媽有『阿姨』這個稱法..
在漢人一夫多妻或續弦的大家庭中
回覆刪除對於非親生後母或他房母親依年紀或成姨、姐
也許很多漢化的平埔族搞不清楚誰是誰生的
在學漢語時誤將姨阿當成娘親的稱呼
版主回覆:(07/27/2010 10:56:20 AM)
那麼福建、廣東一帶的姨阿又作何解釋?
漢化的越族和畬族也可能有這個現像,根據大陸的研究,客家人在約明中末期才成形/漢化。那麼,台灣人的漢化也才不過晚一百多年。
刪除而當時來台任教的社學先生,大部分就是從這些地方來,學習他們漢化的程也是很自然的事。
刪除就我所知,村落中個別家庭或世代稱父母為叔姨,通常是父母因子女有夭折或難育飼,疑是鬼神的作弄,想避免讓鬼神知道這層關係,所以阿Q地要子女改口
回覆刪除看了原文又看了回文,搞不好語言學的這一篇待研究的地方會是最多最恐怖的。不過還是必須推葉大哥的研究精神,真的好好的給在下一記修正拳XDDD
回覆刪除雖然自己才疏學淺還是認為作者觀點仍有爭議之處,
回覆刪除不過還是很感謝作者提出的觀點讓我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最重要的是,我是噶瑪蘭的後裔
也許文獻上記載噶瑪蘭語是tena,不過是否為宜蘭各社稱呼不同?
現今我們花東海岸的噶瑪蘭語稱呼母親為tina,
望作者能考證
版主回覆:(07/30/2010 05:07:12 PM)
/tina/、/tena/ 互轉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
下手文獻請些搞清楚標音
刪除樓上提到福佬與客家的關係,讓我想到,當客家人被所謂的福佬人稱為客人仔時,是對客家人非常不尊重的用法,但客家人稱講台語的人為福佬人時,這個福佬真的沒有帶有貶義嗎?既然是一個本來由外部族群來稱呼的用語,對台語族群來說用來自稱福佬甚至被批評為福佬沙文主義就很不對等了,客家語既然是客家族群最大認同,那使用台語的族群對於台語的稱呼認同自然也該獲得對等的尊重,在泛指所謂的閩南語時,我認為用咱人語來代稱確實比福佬語適合,而若是單指族群時,福佬與河洛甚至是所謂福建人的稱呼都沒有比閩南人這稱呼來的中性,畢竟歷史上作為地域與語言的影響,都跟古代閩越國密不可分,閩南人的稱呼也比起河洛人更有在地民族認同,並且閩語族群下並非只有閩南人一支而已,但單論台灣閩南族群的母語時,還是要以台語或台灣話為正統
回覆刪除闽南核心区厦门,我妈也称呼我外婆为姨阿,我叫姨嬷,至于为什么这样叫,我问过我妈她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来源什么台湾平埔族。
回覆刪除yi-ah 變成 yo,是要有點想像力的。
刪除我的公婆都是苗栗苑裡鎮的閩南人,我的公公和婆婆稱呼自己的母親分別是“一阿”和“阿一”,稱呼父親則皆為“阿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