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臺北的都市結構 2000


在都市裡,人口與住宅的空間分化總是非常明顯。只要我們對都市環境夠熟悉的話,往往不難猜出什麼樣的人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地方出什麼樣的人。例如,在一個典型的美國都市裡,有錢人總是住在最外圍的郊區,開自己的車進出市區;至於內城區則是貧民窟的代名詞,街頭充斥著塗鴉、幫派,地鐵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東方的都市則與美國有所不同,有錢人住在郊區的情況不明顯;反而是到都市討生活的城鄉移民,一開始只能住在郊區,因為愈靠近市中心的房子愈昂貴。



1920 年代,一群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受達爾文演化論的啟蒙,應用生態的概念來理解都市內部結構,開啟了都市生態學的發展。都市生態學主張,都市的空間分化反映了生存競爭的結果。例如,新移民大多是窮的,必須居住在工作地點附近,因此大量「入侵」市中心附近的房子,迫使較有錢的居民往外搬出,以尋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於是,都市逐漸演化成同心圓的內部結構。雖然同心圓模式的缺點很多,卻引發了更多的研究,對其進行修正。例如,扇形模式與多核心模式的提出。

隨著 1960 年代統計方法被大量應用在社會科學研究,都市生態學也受其影響,發展出以因子分析來瞭解都市內部結構的方法。本文便是運用生態因子分析法,探討 2000 年的臺北都市內部結構。我的目的僅在於描述都市內部結構的「現狀」,至於此種現狀是如何形成的,則不是本文所能解答的。


本文沿用傳統生態因子分析法的三大概念,亦即社經特徵、家庭特徵、族群特徵。除此之外,再考慮住宅特徵。

社經特徵: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 (20 歲以上)、中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 (20 歲以上)、國小以下程度人口比例 (15 歲以上)、平均所得 (自然對數)、農業工作人口比例、工業工作人口比例、服務業工作人口比例。

家庭特徵:幼年人口 (未滿 15 歲) 比例、老年人口 (65 歲以上) 比例、生育率、女性就業率 (15~65 歲)、5 年內曾遷徙人口比例。

族群特徵:外省人口比例、2000 年總統選舉民進黨得票率。

住宅特徵:屋齡 30 年以上之家戶比例、屋齡未滿 5 年之家戶比例、住宅為六樓以上大廈之家戶比例、住宅大於 30 坪之家戶比例。

利用上述 18 項指標,以主成分分析法經最大變異轉軸 (Varimax Rotation) 後,前五大因子共可解釋 76.2% 的總變異量。

因子一可解釋 20.3%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平均所得愈高、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愈高、住宅大於 30 坪之家戶比例愈高、女性就業率愈高,但中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與國小以下程度人口比例皆愈低。顯而易見,這個因子反映了社經地位。臺北的高社經區主要分布於大安區、民生社區、天母-陽明山一帶。除此之外,政大、輔大所在地,以及新店、汐止某些高級別墅社區,亦擁有相當高的社經因子分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偏遠地區也得到正的分數,那不見得是居民的社經地位高,可能只是因為房子大。





因子二可解釋 16.6%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服務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工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顯而易見,這個因子反映了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分布型態相當單純,幾乎是以淡水河為界,臺北市以服務業為主、工業則集中在臺北縣。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永和的產業結構與臺北市沒有兩樣,而板橋、三重已快轉型成服務業都市。



因子三可解釋 14.9%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 5 年內曾遷徙人口比例愈高、屋齡未滿 5 年之家戶比例愈高、住宅為六樓以上大廈之家戶比例愈高、生育率愈高、幼年人口比例愈高。顯而易見,這個因子反映了都市新舊。新蓋的房子大多是六樓以上;而新移民通常正值生育期,因此生育率較高。新社區的分布型態較為分散,大體上位於都會區的外圍地區。汐止、蘆洲、五股、土城等地,都有大面積的新社區。




因子四可解釋 13.7%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外省人比例愈低、老年人口比例愈低,但民進黨得票率愈高。顯而易見,這個因子反映了族群與政治。值得注意的是,在外省人比例較高的地方,人口通常較為老化。在大多數都市裡,少數族群常被隔離在飛地中,如「中國城」、「小古巴」。不過在臺北,外省人口則沒有被隔離的情形,反而盤據整個都會區的的東南半部,包括中正、大安、信義、文山、中和、永和、新店。同時,這些地區的民進黨得票率,則明顯偏低。




因子五可解釋 10.7%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農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屋齡 30 年以上之家戶比例愈高、生育率愈高。「務農、房子老、孩子多」,看似為鄉村的特徵。因此因子五似可視為是城鄉差異的指標。如同預期,都會區邊緣的鄉村地帶具有最高的分數。不過,由於「屋齡」這個指標呈現「U」形分布,亦即市區的屋齡偏高、往郊區逐漸降低、過了郊區又逐漸升高。這使得臺北市區受到屋齡較老的影響,而得到正的分數。



為了方便掌握臺北內部結構的特性,再依據每個村里的因子分數,對村里分類。本文採取階層式集群分析法。分類的個數沒有標準答案,我嘗試各種分類後,發現六分法最能掌握五個因子的特徵,也最容易理解。分類結果如首張地圖所示。

分類一:社經因子分數最低,缺乏新社區,產業偏向服務業。此分類可命名為「舊社區」,主要位於大同、士林、萬華、板橋、三重一帶。

分類二:外省人口比例最高,可命名為「外省區」,主要位於信義、文山、中和、永和、新店一帶。

分類三:新社區最多,可命名為「新社區」,主要位於汐止、蘆洲、五股、土城一帶。

分類四:產業以工業為主,可命名為「工業區」,主要位於新莊、泰山、樹林、土城一帶。

分類五:社經因子分數最高,產業以服務業為主。此分類為臺北的高社經區,可命名為「核心區」,主要位於中正、大安、松山、天母一帶。

分類六:缺乏新社區,具有鄉村特性。此分類可命名為「鄉村區」,主要位於陽明山、社子島、柑園等地。

由此可見,臺北的內部結構具有扇形的特色。大約以臺北火車站為中心,往西為舊社區、更往西南為工業區;東北方向為核心區;東南方向則為外省區。臺北顯然與美國的都市不同,高社經區並非位於外圍郊區,反而就在市中心附近。


延伸閱讀:章英華 (1995) 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巨流。


10 則留言:

  1. 如果把臺北縣也納入 更可以符合芝加哥學派之同心圓模式 在犯罪學的研究似乎也有本土資料獲得印證

    回覆刪除
  2. 郊區山莊被列為核心區有點怪怪的,比如汐止西北邊忠山里被列為核心區(就是瓏山林社區),其實全里根本只有一家超商,一個高爾夫練習場,其他全都是住家。其他像內湖區的大湖山莊,汐止市東勢街的幾個山莊,文山區的政大後山,新店市的華城社區也被列為核心。

    版主回覆:(06/05/2007 05:28:16 AM)


    上述地區的社經因子分數高,故與其他高社經區被分在同一類。「核心區」是人為命名的,你也可以說是「高社經區」。

    回覆刪除
  3. 圖一將台北分為核心區、新舊社區,外省區、工業區與鄉村區。

    這種將各區分別著色的地圖通常暗示這些分區是互不重疊(Mutually Exlcusive),但是以分區的種類來看,好像不盡然Mutually Exclusive,比如說,外省區也有可能是舊社區,新社區也有可能是工業區,不知道本主有什麼看法?

    回覆刪除
  4. 核心區、新舊社區、外省區、工業區、鄉村區等名稱,是我對群集分類結果的「命名」,旨在說明各分類最突出的特點,並不代表這些名稱本身是互斥的。

    事實上,用群集分析來分類,只是為了讓人方便快速掌握各地的突出特點。比較嚴謹而慎重的做法,還是應該以各因子的分布圖為主。

    回覆刪除
  5. 可以請問一下什麼是因子分析嗎?

    回覆刪除
  6. 你的因子四中,把民進黨和外省人作為兩個級距,這是很奇怪的,難道外省人就都不是民進黨的嗎?本省人就一定投民進黨?

    版主回覆:(06/27/2007 09:49:38 AM)


    1. 這兩個變數的相關係數為 -0.84。

    2. 在主成分分析中,相關性高的變數會被同一個因子承載。

    回覆刪除
  7. 本省人投票本省外省都投,外省人及大比率只投外省人,狹隘的省籍觀念是因為少數族群寡占社經資源(18%以及公務員月退俸)。

    回覆刪除
  8. 樓上,18%已經廢掉很久了。

    回覆刪除
  9. http://blog.lester850.info/archives/2011/10/04/2290/
    有人在踢館

    版主回覆:(07/17/2009 04:49:13 PM)


    那個連結跟這篇文章有什麼關係?

    回覆刪除
  10. 樓上那篇連結作者,既搞不清楚朱園里不包括四平街,卻花了大篇幅來展現他的路癡,也順便帶出他根本不知道"綜合所得稅"到底是什麼東西.看來不像踢館,比較像在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