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之後,許多評論以同意率或不同意率的縣市差異,推斷地理因素對議題的影響。例如,第20案南部不同意居多,就推斷南部民眾擔心不蓋三接會加重空污,因而反對。或者,第18案南部不同意居多,就推斷南部養豬戶較多,較能理解貿易壁壘的傷害,因而反對。也有人嘲諷北部人,明明核四對北部威脅大,怎麼會同意居多呢?
這一類推斷在方法上是有問題的。當政黨公開動員選民投下同意或不同意時,多數投票者的判斷已不是以零為基準,而是以政黨傾向(無論願不願意承認)為基準,加上對議題的態度而調整。因此,一個藍營優勢的北部縣市本來就會偏向同意,但若核四威脅使許多藍營選民不照黨的號召投,則同意率會低於藍營能動員的基本盤。換言之,同意率/不同意率的地理差異主要反映政黨版圖。至於議題的效應,反映在同意率/不同意率與政黨基本盤的差距。如果某些地區與特定議題有明顯關聯,則上述差距就會更明顯。
有些分析家以2020年政黨票衡量各地理區塊的政黨基本盤。本文採用另一種方法,將四個公投案的同意率拿來互相比較。在此,同意率的分母是選民人數,而不是有效票數。四案中,以第19案(公投綁大選)最沒有明確的地緣關係。因此,我以第19案為基準,看看其他公投案在什麼地方得到額外同意或額外不同意。
首先,觀察第17案(重啟核四)同意率減第19案同意率。顯而易見,東北角與宜蘭地區負得最多。這反映許多人在追隨國民黨提案的同時,不願意響應重啟核四。這就是核四的議題效應。效應最大的正是核四所在的貢寮區,17案同意率比19案同意率低了2.42%。換言之,至少有2.42%選民響應國民黨提出的第19案但拒絕重啟核四。實際比例更高,因為可能也有同意17案但不同意19案的人數來抵銷。假設後者占X%,則響應19案但拒絕重啟核四的人占 (2.42+X)%。此外,臺北都會區、新竹、蘭嶼,也有較多偏藍選民不願重啟核四。北部是真的有些人會怕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