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發佈最新瀕危語言報告,臺灣共有 24 種語言被列入名單中。
在這份報告中,語言按其瀕臨滅絕的程度,分成五個等級。
不安全 (unsafe):大部分小孩能講這種語言,但是僅侷限在特定領域,如家庭。臺灣被列在這個等級的有:泰雅語、太魯閣語、阿美語、布農語、鄒語、魯凱語、排灣語、卑南語、達悟語。
明顯瀕危 (definitely endangered):小孩在家裡不再學習這種語言。
嚴重瀕危 (severely endangered):只有祖父母世代講這種語言,父母世代聽得懂,但是不講。臺灣被列在這個等級的有:賽夏語。
極度瀕危 (critically endangered):祖父母世代只會講一些,不常講。臺灣被列在這個等級的有:噶瑪蘭語、巴宰語、邵語、卡那卡那富語、沙阿魯阿語、Nataoran (?)。
滅絕 (extinct):沒有人會講了。臺灣被列在這個等級的有:凱達格蘭語、馬賽語、龜崙語、道卡斯語、拍瀑拉語、巴布薩語、洪雅語、西拉雅語。
事實上,若按照上述定義來看,福佬話、客家話絕對夠資格列在「不安全」,而且正往「明顯瀕危」邁進當中。我在臺大校園遇到的學生,會講母語的已經很少。當然,以臺大學生做為觀察樣本,有很嚴重的選擇性偏誤。不過,如果針對全體臺灣人進行機率抽樣,結果會是如何呢?2003 年的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第四期第四次,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在這份調查中,有一個問項為:
請問在家裡,您最希望您的小孩跟您說哪一種話?
從不同世代的變化來看,母語的前途一目了然。
華語 | 福佬話 | 客家話 | |
二年級 | 12.80% | 65.80% | 12.00% |
三年級 | 18.50% | 63.50% | 10.00% |
四年級 | 30.00% | 46.90% | 7.90% |
五年級 | 37.20% | 37.40% | 8.50% |
六年級 | 50.80% | 25.70% | 6.10% |
七年級 | 61.10% | 18.90% | 2.20% |
當七年級開始成為父母時,大約八成的小孩在家裡也不說福佬話或客家話。這兩種語言的滅絕其實不需要太久,或許我們這一代就可親眼目睹。
我的小孩和祖母住台南鄉下,我和我媽都刻意講台語,結果小孩完全聽的懂,但是全部用中文回答。影響媒介有二,一是幼稚園,老師教"國語",所有鄉下小孩都是在學校講"國語",小孩彼此之間也是。二是卡通,討喜的卡通人物當然也只講"國語",小孩的流行語、學習對象也來自卡通人物。所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愈來愈多年輕世代的第一語言並非母語,週邊環境的影響竟然大過家庭所教的母語,可嘆!
回覆刪除基礎教育普及化,師資卻未本土在地化,造成原屬於台語比例高的鄉下地區,孩童一就學就立刻被華語師資給華語化了
刪除Nataoran為阿美語底下一支,為撒奇萊雅族使用,但好像也有學者指出與阿美語其他支有很多差異,不屬於阿美語。不確定Nataoran (North Amis)與撒奇萊雅Sakizaya之間的關係。
回覆刪除http://en.wikipedia.org/wiki/Sakizaya_peop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mosan_language
剛剛再查了一下,Nataoran (North Amis)也是阿美語底下一支,跟撒奇萊雅語傳統都被認為是阿美語系,但其實差異很大。非科班出身,查查資料而已,有錯誤敬請見諒
回覆刪除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3/Formosan_languages.p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stronesian_languages
http://163.20.170.9/~aboriginal/new_page_32.htm
讓我想起「政治語言學」課程時,整理《語言的死亡》時的無力感,台灣的母語幾乎已經陷入彌留的狀態。特別是台灣母語的死亡幾乎等同被文化同化,其過程如下:
回覆刪除文化同化(culture assimilation),是原有文化受到另一種優勢文化影響,以致於成員開始使用優勢文化的行為與禮法,最終喪失自己文化固有的特性。然而,族群的人口數目未必是關鍵(台灣就是最佳例證),歐洲人入侵非洲就是例證。近年來的西方消費文化也顯示這種過程,透過媒體傳播支配語言的文化(媒體、國家機器的教育分枝、歷史的正統觀等深刻影響台灣的語言)。
文化同化的過程可分三階段:1. 族群承受極大壓力,必須改講支配語言不可,壓力可能來自政治、社會或經濟,可能「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2. 有一段時間流行雙語,新語言越講越流利,但並未忘記就語言;3. 第三階段,年輕一代的新語言越來越流利,認同也越來越強,就語言反而越來越不符合需求。最終導致語言的死亡。
其實,台灣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原書作者認為在第二階段挽救還有奮力一博的機會,到了第三階段就為時已晚。尤其是要建立對自己語言的正面態度,否則語言終將死亡。
僅以此回應「瀕危的母語」!
nataolan是阿美族南勢阿美群的荳蘭部落,講的還是阿美族,撒奇萊雅以前被視為阿美族,地理上與南勢阿美相鄰,但其語言與阿美語有部份差異。
回覆刪除如果照現在使用語言的情況來看,應該不是 nataolan 部落的阿美語,而比較像是撒奇萊雅語。
其實我剛唸小學時回到家也都不講母語,一段時間後家母覺得事態嚴重(不會講怎麼跟外公外婆溝通,難道還要長倍在旁邊當翻譯?)所以某天我回到家時,媽媽就說:如果我不說母語就不理我,沒想到她還真的沒理我,所以以後在家只能用母語跟家人溝通,自然而然到現在都講的很流利(目前30歲)。
回覆刪除不過我比較看不過去的是那種老一輩的人,明明自己國語講的很不標準,卻偏偏都要跟孫子講國語,這種家庭教育造成許多不會聽也不會說的小孩,孩子整天在外的環境都在接觸所謂的國語,很少有機會接處母語了,回到家之後卻也還是國語的環境,也難怪母語會慢慢的消失。
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最好是大家都能用一種語言溝通,其他語言看個人意願學習就好。
回覆刪除河洛話與客家話不會消失的,對岸說河洛話與客家話的比臺灣二千三百萬人還多
真的該擔心的是真正臺灣話,各原住民的語言
未必吧...去廣東出差住過幾個月...粵語(Cantonese)的源頭廣州..也正被強勢語言普通話所侵蝕之中,反而是受到大英及葡萄牙統治長達百年的港澳地區..粵語受到較完整的保留..因為普通話跟粵語乃至閩語、客語同樣都屬於華語的體系,漢文字中多數可以共用...
刪除香港回歸中國後,粵語在年輕世代也逐漸被普通話所取代...
如果講母語只是定位在「可以和祖父母溝通」,那麼再過一個世代,那時全台灣人都會講華語,「可以和祖父母溝通」的原因消失了,母語就要滅亡了。
回覆刪除給greatcsm網友:我並不是在定位母語,我只是提供我的個案。當我國小放學回家後,不用母語溝通和家人溝通,家人是用怎樣的方法讓我說母語,與祖父母溝通只是當初母親用來讓我繼續使用母語的手段。語言當然不只定位在跟家人溝通,但在家中使用使用卻是保存母語最直接最自然的做法。
回覆刪除可笑的是這些漢語是在假借復興中華文化之名所消滅的
回覆刪除這個華語(滿清官話)卻是連孫文 蔣介石 蔣經國都講不好的外國口音
而白話文法則是混了一半由日本發明的文法
真要自學這漢語與文字的人可以參考
http://www.taiwanese-oki.idv.tw/
http://www.xinhuanet.com.tw/viewthread.php?tid=4449&extra=&authorid=1268&page=1
唉,照現在的情勢看來,台語可能很快就要上黑名單了
回覆刪除我父母想培養我說華語、臺語、日語的能力
回覆刪除結果我到4歲還不會說話,後來就只會說華語。
不好意思,問個可能很笨的問題
回覆刪除在調查資料中列出,七年級希望小孩說華語的比例是61%
為什麼文末會說大約八成的小孩不說鶴佬話或客家話呢?
版主回覆:(03/20/2009 09:20:23 AM)
另有將近二成為「不知道」
..............................
回覆刪除慚愧,我自已就是不太會講台語的七年級。
和北京四中交流的朋友聊天還問我是不是同鄉…呢。
結果因為這樣,我從來沒有聽過長輩講的故事。
直到長輩過世之後去找了很多文字資料…
才發現家裡的長輩,還有現在住的台中,居然典藏著這麼多精彩豐富的史料和故事。
更可悲的是,我講給別人聽還沒有人相信…(嘆)
現在很多都只能當作是自已編的故事來講…唉。
本人目前滯留於日本=.=
回覆刪除這是我遇到的事件....
此文於2008年底貼在自己的部落格....
今天,我到旅行社買機票......
一進到店裡,四處張望了店裡的擺設,店不大,服務人員約10名,出來接待的是一位叫「佐田」的漂亮小姐=.=,親切的介紹了相關資料後,她跟我說是要當天到機場拿票還是當場拿票,當場拿的話等10分鐘左右,反正時間不趕,我選擇等待。
在等待的時間裡,我開始在觀察裡面的所有人,大家都忙著跟電話裡的客人接談,很容易的就認出有兩個是中國人,因為他們講著帶中國北方腔的華語,接下來兩個講韓國話的是韓國人吧~然後一個日本人講著英文,坐在最裡面的店長走出來用英文接待坐在我旁邊的洋人。同一個空間跑出四種語言,真是非常有趣。
這時候,另我耳朵一尖的是、那2個被我認為是韓國人的服務員竟然相繼講起流利的"中國話",這時我心裡的:「原來是朝鮮族喔」,因為接觸過幾個朝鮮族的同學,所以我知道.....。
朝鮮族、是中國人,是中國那所謂56民族的其中一個,朝鮮族在中國約有2百萬人,當然是被說成少數民族,而為何在中國境內竟然會有應該是"北朝鮮"或是"韓國"的人混在裡面,在這裡就不多講了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查吧.....
題外話:韓國日前跟台灣政府抗議,請不要再以「南韓」稱呼韓國了,請直接稱呼「韓國」。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與大韓民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視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權,拒絕承認該國,並稱其為「南朝鮮」,1992年兩國建交以後,已經改稱「韓國」。
(過去)南韓:South Korea
(現在)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
北朝鮮:North Korea
日本或中國,在很久以前就都以「韓國」、「北朝鮮」來稱呼兩國了,不知道台灣改了沒?
繼續.....
朝鮮族在中國,接受漢語教育是必然的,但是中國政府也在當地成立「朝鮮族學校」教育朝鮮族人自己的母語。姑且不論是否因為中國為了與鄰國溝通,或著真的是為了保護民族語言。光以這一點來看,「中國共產黨」的母語教學比起「中國國民黨」的『禁說台語』政策要來的有人性化,不是嗎?
中國的五星旗,每顆星代表著一個民族,所謂中國五大民族:漢、滿、蒙、回、藏。而其中有一個民族算是已經滅亡了,那就是「滿」族。
滿族人雖然創立了近代世界上最大的帝制王國:「清國」,統治這被洋人稱為「China」的地方約2百餘年,乍看之下風光,但是兩百多年的統治竟然被完全的「漢化」。最後竟然連自己的文化、語言都消逝殆盡。這是當時貴為皇族的「愛新覺羅氏」所料想不到的吧。民族語言的消失,也就代表民族的消失,即使你穿著旗袍但不會講「滿語」,那也就不能代表什麼了。
在台灣、台語(福佬話)曾經經過所謂的「禁說台語」的時期,面臨了被消滅的危機,所幸殘留了下來。台語中被分為「泉州腔」跟「漳州腔」,沒錯這些都是來自於中國的「閩南地區」所以曾經也被宣導說是「閩南語」,但是兩岸分隔多時再加上台語裡摻雜了大量「日語」詞彙,台語可以說是走出自己獨特的一條路了,台語代表台灣、台灣有七成以上人口是講台語。在2000年政黨輪替下,推動母語政策,台語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語言。
曾經聽過某些人說台語聽起來粗魯,或著是講台語的人讓人感覺俗氣,不削講、不削學。在台灣這個大環境下不會講台語,我不能說什麼,也沒有對錯。
只是這讓我想起當國小老師的舅舅對他兒子的教育,舅舅從來不對他兒子講「華語」,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因為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會講「華語」是必然的,因為只要有接受教育,不會講華語的可以說是不可能,但不會講台語的、或講的亂七八糟、或只聽的懂的卻大有人在。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或"都市人" 。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家長即使自己同時會講華語、台語,對小孩子竟然都只講華語,這對小孩子才是最殘忍的吧!?因為你剝奪了他同時自然的學會「兩種語言」的最好時機!
要知道讓一個不會講台語的人從頭開始學是多困難的事,首先就要認識台語的「8個音調」(華語才4音調),再來要面對的是「台語的拼音法」,對羅馬字拼音生疏的人可以說是直接投降了。台語真的很難、很精、很妙。
真的、不管什麼語言,語言只是溝通工具,沒有所謂好壞、高貴或粗魯,多會一種語言「百益而無一弊」!!
我記得次撒哈拉地區的語言很複雜,西非、東非和中非小語言林立,彼此互通困難,這也是這些國家獨立後沿用殖民母國的官方語言的原因之一。
回覆刪除最近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多會帶小孩(約莫2-5歲),
回覆刪除我們算是六年級生,我發現到一種現象,其實我的同學中特別是中南部人,刻意的在家裡都跟小朋友說台語,也要求小朋友說台語,連我自己也都會可以的去學習一些較少用的單詞或說法(我會說台語,但是離標準優美的標準台語還有一段距離),還記得中學的時候老師也曾經比較過一些台語和華語的不同,台語有些形容詞顯然比華語更生動(EX 青筍筍 黑罵罵 白倉倉...我不會寫台語字,亂拼的)。小學時也曾經經歷過"說台語是可恥的"可怕教育,但現在我自認為台語說得好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同你9527一樣在小學一二年級曾經歷過不說方言的噩夢 ,噩夢的來由是閩南同學老是要抓我們客家人 ,為了躲避追殺,我們學會了應用國英語「荷蘭義大利 黑黑墨西哥」「小P啦」「小小PP」內容就不贅述了
刪除to 路人S
回覆刪除我知道你的意思,
我不是針對你的發言,我只是在陳述一個台灣現在普遍的
現象,台語在中南部或許還沒有立即的危機,但客語其實已經岌岌可危了
我的太太是客家人,可是孫子們跟阿公、阿婆都用華語溝通,因為阿公、阿婆會講華語。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能只把母語定位為在家裏和老人家溝通用的語言,語言必須和社會緊密結合,不斷生成新詞彙,
一個無法生成新詞彙的語言,最終必然走向滅亡
跟老一輩講電話:
刪除我的主管要求接聽電話只能說國台語,只因為他聽不懂(但是他老婆是客家人)是不是他心裡已有芥蒂?
加班時間可以聽音樂(接用廣播系統播放)可放國台英語,就是不能放客日語!好在自己漸漸買的起隨身聽了 ,放著自己愛聽的音樂加班去了(但是他又以聽隨身聽危及工安限制我們)
回#15 小黑點
回覆刪除國共所謂滿族[漢]化了是騙人的歷史, 就像日本人會被[台]化嗎?
事實上 是滿族在近三百年的統治中將中國[滿]化了
今天檯面上所謂的正統中華文化都是滿清文化
滿清大屠殺後的北方漢人也多是滿族基因
而滿清官話是滿族被明國所統治時發展出來的口音
基因分布與滿清官話的母語分布地圖是一致的
太平天國檄文《奉天討胡檄》:“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
明漢文化是長髮結髻、吳閩客粵語、歌仔戲布袋戲、漢服、媽祖道士 (逃避滿清而到台灣及東南亞的文化都相近)
滿清文化是剃頭結辯、北京語、平劇、長袍馬褂、藏傳佛教
過去只有大清皇帝才會穿著[清]服祭天
去年卻有穿著[長袍馬褂] 走[中]門 [八]佾舞去祭孔的
連袁世凱登基祭天祭孔也都還穿著[漢]服 (http://www.eku.cc/xzy/sctx/112983.htm)
所以中台兩國現在都有所謂[後清國]子民在試圖復辟滿清帝國
曾經與馬來西亞來的同學討論過這個問題
回覆刪除他認為
語言不應該只是溝通的工具
更是每種文化的要素
如果語言消失了,那那個文化也可以說是滅亡了
就算台灣或中國土地上還有使用閩南語的人口
但如果閩南語在馬來半島的土地上消失
那就幾乎代表馬來西亞的閩南文化消失
因為即使同樣是閩南語
在音、調、腔還有單字跟部分文法上還是有差異
這絕對不單單只是語言消失的問題而已
還可能還代表著文化的斷絕
如果無法用台灣閩南語朗讀林獻堂的詩句、賴和的文章
那就跟用華語去唱原住民族的歌謠一樣失去意義了
是不是有音無字的語言更容易失傳?
回覆刪除遺憾的是,這些台灣的語言全被歸類在中國底下。上個月因朋友介紹知道這件事後,我就寫信去建議他們修正,朋友也轉寄號召其他朋友一起寄,但至今仍沒有回應…
回覆刪除Dear Sir/Madam,
We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contribution of the Atlas of the World's Endangered Languages. This is a great achievement.
However, there is one thing we would like to suggest you to change on both the interactive atlas and the coming up paper version of your research. Taiwan should not be included under the country or area of China according to both the political and the linguistic view.
From the political view, we can understand that the internatioanl status of Taiwan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But the truth is that Taiwan has never ever been governed by China government, which i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official name of Taiwan is 'Republic of China'. So we suggest you put Taiwan in another category of 'Taiwan' or you can change the current 'China' category into two,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China and 'Republic of China' for Taiwan. Since the title of the list is 'country or area', we believe this way will satisfy and won't offend anyone who has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controversial issue.
From the linguistic view, these endangered languages in Taiwan are spoken by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which means the homeland of these languages is Taiwan, not China; none of them is Chinese language. Most of them are Formosan (except one is Bashiic)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We believe that it is worth setting up a category for them to highlight their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We appreciate your time on this email and hope you can seriously consider our sugges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出國後更深切體會到為台灣正名的重要性,但我們卻只能土法煉鋼的一封封寄給學校、銀行、網路公司、學術期刊…但,我們還是會一直做下去!
福佬話、台語、閩南語;客語、山客、海客等等漢人的語言,未來一百年都不會在台灣消失
回覆刪除一直以來,社會忽略了不在工廠工作的勞工,尤其是營建業的勞工,這些勞工們多半是朋友親戚的族群組合,他們使用相同的語言在外討生活,他們都是長輩帶著晚輩,他們都不是都市人,他們的數據不會出現在你們的算計裡
你想要聘用他們,多少要操著相同的語言,一點點也好,那是一種認同與尊敬,那是你們看不到的地方,那樣的文化要不見,還早的很
回頭來說,因為語言的使用頻率與使用者,教育官員們或你們想要讓他上檯面,就像把原住民的語言系統化一樣的困難,太多太多的術語屬於那一群人
>>#22
回覆刪除加油!支持你們到底!!
中國是由許多不同族群所組成的
回覆刪除每個地方的話都不一樣
只是官方一定會有官方語言
香港就是個例子
官方是講廣東話
哪來分哪種語言比較高檔
官方用的就比較高檔嗎?
版大,瀕臨消失的語言,似乎不應用「黑名單」來形容...
回覆刪除我不懂為什麼有些留言者認為閩南語=台語?
回覆刪除我覺得這樣的稱呼代表了福佬式的沙文主義
真的台語應該是"原住民語"吧
閩南語=台語的道理
回覆刪除就跟北京語=國語的道理一樣阿
照你的想法來看
國語的稱呼大概也是外省式的沙文主義....
19樓的說法是很好笑的
回覆刪除滿語跟北京語並非相同的東西
北京語了不起就是加入一點胡語成份的漢語支系而已
如果你認為兩者相同,煩請你用北京語去跟東土耳其斯坦地區的錫伯族人交談看看
錫伯語是滿語方言的一支
如果你覺得聽得懂能溝通,再回來說兩者一樣吧
滿洲文化對中國影響根本沒多少
最多就是剃髮留辮子跟旗袍之類而已
主要骨幹都還是漢人文化
中國滿化的程度跟滿人中國化的程度相比,不過是LP比雞腿而已
簡潔有力的好文!
回覆刪除已引用至:http://tw.myblog.yahoo.com/qnpahan-linau/article?mid=997
這也是 殖民地的現象啊
回覆刪除法農的"黑皮膚、白面具"有提到
法屬殖民地的黑人都以說法語為榮
不願意說他們的母語
台灣人如果有自認是中國人的 就應把kmt自編的那一套[假中國]歷史全丟掉 改讀讀另一套完全不一樣的[真中國]歷史
回覆刪除在明帝國統治下滿人在滿語之外早就也講後來所謂的北京話(也就是滿清官話)與漢人溝通
"张艺谋的表演很好,兼论中国文化就是满清文化 原文发表于2004年9月1日
...
中国文化就是满清文化。我早就论述过了,古代的华夏文化早在宋王朝灭亡之后就已经消亡了,我们现在的中国文化继承的就是满清文化。满清文化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宗文化。满清文化才是代表了进步的文化。共产红朝就是满清王朝的继承者。共产党现在扮演的就是满清王朝的历史角色。
张艺谋在这次奥运会闭幕式上展示的那几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很显然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也很匠心独具,旗袍,京剧,天桥杂耍,太极拳,茉莉花小调,琵琶,大红灯笼,不是直接源自满清习俗(旗袍),就是在满清时大致成形的(京剧,太极拳,茉莉花小调),再不就是胡人文化(琵琶),这些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正是满清文化,要表现的也就是满清文化。"
真正的台語就是原民十三族的話..因為快消失了..所以長期被以為是閩南話..我一直不承認所謂的台語..因為要這樣說..客家人開墾台灣的時間不比閩南人晚..只是很多都遷走了..加上人少所以勢力小..
回覆刪除國府來台之後實施狹義的大漢文化..很多地名跟文化被消滅..改成沒有意義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類的..相當糟糕..所以相當支持原住民鄉鎮改回原住民話..至於平地就該改回客家話或閩南話的原音..這還包括屋和厝的差異..
隨著老蔣時代過去..這些大漢思想應該也要滅亡..
我是客家人..但我極力反對大漢思想..因為這也是近代造成中國被瓜分的原因..因為自大容不下別人..最後招致失敗..
以我住台東的觀察來看,很多原住民語不是屬於不安全的,而是嚴重瀕危。
回覆刪除許多原住民家長本身也不說母語,孩子更是只會聽一些但完全不會說,沒有意願學習。
提早(二歲多)上幼稚園的情況比比皆是,六歲以前的黃金學母語時期幾乎沈浸在國語環境中,小家庭增多,沒有語言利益的吸引都是造成母語消失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在家教小孩客語,只是我是孩子平時的客語來源,要維持很辛苦,但只能堅持下去,也不讓孩子提早入學,一切都是因為希望孩子能說客語,但以台灣的大環境而言,母語要保存著實不易。
回15樓的話,滿語也不是消失殆盡,台灣學術界還有人在教在學在研究,如甘德星、莊吉發,以及上過他們課的學生。
回覆刪除像我想學撒奇萊雅語也沒辦法
回覆刪除找不到開這方面的課程
而且媽媽以前教的是一點點的阿美族語給我
撒奇萊雅的還真沒概念
Virgo
錫伯族跟滿族有關係,原來祖居地在嫩江跟松花江流域,後來編入八旗。十八世紀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後,派到新疆駐守,定居在伊犁附近的察布查爾,一直到民國初年才拆除城牆。他們主要使用錫伯語(可算是滿語的方言)。由於長期不跟外族通婚,文革期間不算,錫伯語到現在都還是中小學課堂上的教學語言。
回覆刪除(臺語到殖民時代還做過教學語言,目前則未聽聞有哪個學校用臺語上國文課甚至化學課的例子。如果是真心要保存客語臺語的話,這方面的詞彙便需要整理、規範、推廣、使用。可惜電視台大部分時候沒有發揮這個功能,只有客家臺跟原視比較重視這件事情。衷心期盼有更多卡通片跟兒童節目的發音/配音可以有國語/普通話之外的其他多元選擇)
至於滿文,北京跟臺北都保存了很多滿文文獻,臺南赤崁樓也看得到滿文石碑。因此,要了解清代的臺灣史(何止是臺灣史),有時候也得借助滿文,才能找到漢文文獻沒有記載的事情。
滿文在臺灣一如在海峽彼岸也許都是無人會聽會說的「滅絕」等級,幸好書面語的部分仍繼續傳承中。
「請問在家裡,您最希望您的小孩跟您說哪一種話?」
回覆刪除我不知道選項中有沒有「英語」這一項,如果有的話,相信它的百分比一定不低吧!現實上,學語言要學「實用」性高的,如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學了一種語言,祇是為了跟爸媽問安,那怎麼算都划不來,不是嗎?
而之所以有些語言會「滅絕」或「瀕危」,交通的發達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古人的活動範圍不過在方圓幾十里之內,但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跨國越界,所以,學一種通行性廣的語言,讀書、就業都比較方便。我想,這是絕大部份做父母親的人考慮的,而對於自己的兒孫講的話和自己一不一樣,這些做父母的人不會太在意的,大部份的人是反過來學著小孩講話。
已「滅絕」的語文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沒救了;至於「瀕危」的,現在錄音、錄影的設備如此發達,錄下來保存在博物館中可也。
我們經常講要「生物多樣化」,所以要挽救「瀕危」的物種。那麼「瀕危」的語言是否也要挽救呢?這裡有一個原則可以遵循。「凡是上天製造給地球的,要多樣化;凡是人類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要愈單純愈好。」
地球上的生物,它是一個食物鏈,有些物種滅絕了,表示「食物鏈」中斷了一個小環節,食物鏈中斷的太多,最後終將危及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所以維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是一件重大的事件,人類絕對要謹慎以對。
至於人類為了自己的方便製造出來的東西,那是愈單純愈好。譬如說工業產品,尤其是化工產品,那是愈少愈好。你一定會懷疑,難道人類的「文化」,譬如說「語言」,難道也是愈單純愈好嗎?我認為「是的」,語言愈單純,人類因溝通不良而產生的誤會愈少,糾紛就愈少,戰爭就愈少。又譬如說「宗教」,宗教愈少,人類因信仰不同而產生的「誤解」就愈少。你看歷史上,多少戰爭假「宗教」之名而行。
我舉一個實例說明人類的愚蠢。大家知道,恆河流域的人講「印第語」,其實,印度河流域的人也是講「印第語」,但兩地的「文字」不同。恆河流域的人使用梵文字母,而印度河流域的人使用「阿拉伯字母」。也就是說印度使用梵文字母,而巴基斯坦使用阿拉伯字母,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講同樣的話,但彼此的報紙卻互相看不懂。這是愚蠢的人類為了一點點「政治私利」而在人群間製造「隔閡」的例子。當然,這個「隔閡」是來自另外一個「人造隔閡」,那就是「宗教」––印度教中的「種姓制度」。
人類為了政治目的而在人群中劃線、劃界,語言和宗教的不同最常成為劃線、劃界的工具,進而成為互相砍殺的理由。所以,回到我原先講的原則,「凡是上天製造給地球的,要多樣化;凡是人類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要愈單純愈好。」人類的文化(語言、宗教、風俗習慣……),愈單純愈美。世界上如果祇有一種語言,除了更方便外,我實在想不出有何不妥的地方。
該安息的語言就讓它安息吧!覺得可惜的話,可以保存在博物館中,人們可以隨時去憑弔。
臺語在中南部比較具傳統的過去"省中"應該可說是準授課語言
回覆刪除當然國文課是比較不可能,
但以我的母校彰化高中來說,
閩南裔的老師往往在課堂上用臺語,
比較資深的老師在教數學、化學...甚至是兼用日式英語的術語來授課
#15的小黑點先生/小姐文中有一小段說:「中國的五星旗,每顆星代表著一個民族,所謂中國五大民族:漢、滿、蒙、回、藏。」這一小段話是錯誤的。國旗中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的是民國初年的「五色旗」;現在的「五星旗」,大的星星代表「共產黨」,環繞著的四顆小星分別代表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小星環繞一顆大星的設計概念來自前蘇聯的「鎯頭、鐮刀」旗,四小星圍繞成弧形是「鐮刀」,中間的大星是鎯頭。(鐮刀代表農、鎯頭代表工)。
回覆刪除to 38樓
回覆刪除瀚林兄,同民族不同宗教文化,為何不能用不同字母?
用同一個字母會比較快樂嗎?
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之所以用不同字母,
是因為文化已經不同而形成,而宗教則是其文化之要素之一,
於是這字母數百年來已成為當地文化之載體。
反過來說,如果您強迫他們用同一個字母,
就必須終結掉一種文化,包括宗教,而強加另一種於其上
這才是紛爭之源吧--強加文化於他人
再說,同民族,為何不能信不同宗教?
信不同的宗教不是紛爭的根源,
要把自己的教強加於他人身上才是紛爭的根源,
怕紛爭或分裂就要把民族、語言、宗教...趨向一致,
納粹或任何極右政權不就是這麼想?
-------------------------------------------
正如同那篇文的重點是"獨裁者特權"而非"興趣",
這篇文的重點在"運用公權力強加文化於他人"而非"語言通行範圍大小"
to #41 Lim先生:
回覆刪除板主說:「有語言瀕危了。」
我說:「語言瀕危了就讓它安息!」
版主回覆:(03/07/2009 08:33:13 AM)
瀚林君,如果您的語言、文化、宗教,甚至種族,都成為應該安息的對象,您還能氣定神閒地說:「愈單純愈好」嗎?
多樣也好,單純也好,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們的選擇自由。有些人希望向優勢語言靠攏,那是他們的權利。有些人希望保護自己的文化,我們也給予祝福。我相信這是比追求集體主義單一目標更美好的世界。而後者,不正是法西斯的溫床嗎?
to 瀚林先生:
回覆刪除我說您跑題的原因在於:
板主要我們思考語言瀕危的背後原因,
你認為原因是你說的--交通發達是最重要原因,
大家"選擇"流通範圍廣泛實用性高的語言,
其他語言自然消亡
還是那是過去公權力介入,在語言政策中強制同化,
並造成不同母語使用者機會不均等的結果?
不管是清國、日本國、KMT政權
如果是後者,那你的論述基礎是不是就出現問題,
它是自然安息還是被扼殺?
而由誰決定誰的母語該被扼殺;誰的不該被扼殺?
跟統治者不同的就該被扼殺?
母語被扼殺的團體不該叫大家正視問題?
講了問題就是"愚蠢的人為劃分"?
看完瀚林君對於「瀕臨絕種的語言」所發表的言論內容,我不得不說這之中蘊含一種極其暴力的思考邏輯:全然強調「利益」作為「語言值得留存與否」的唯一論證。
回覆刪除你所闡述的現象,其實就是全球化,而你的論述也是奠基於此。顯然,你認為「單調文化」可以帶來溝通方便、避免戰爭,所以你對於那些瀕危的語言毫無珍惜之感。在此,有問題的是,這只是你以無時間性懸置了「單調文化」而得出的結論,並且賦予「單調文化」於真理上的唯一合法性。也就是說,你說的「單調文化」事實上並不途經「哪種文化消失」的過程,直接跳到一個先驗結構的完美狀態 (而且不存在例外) ,然後你再回到多元文化所享有的共時性的現實層面,論述那些瀕危的語言並沒有存在價值,只適合待在博物館 (畢竟這些語言沒有你所說的「效益」嘛) 。如此看來,你的論述,完全忽略你的立論基礎中的「不可避免的過程」,也就是transculturation;不僅如此,你也忽略在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權力問題:到底是哪種文化可以成為你所說的「單調文化」?對此,就算我忽略你懸置「單調文化」的問題,而將所謂的「單調文化」視為眾多文化揉雜的最終結果,這種權力問題-如Piterse所論述的hybridization-也不會消失。換句話說,不管怎麼樣,牽涉哪種文化能留存成為「有價值的唯一」的這個問題,都和權力脫不了關係。
你在你的論述中,完全忽視了文化之間所存有的權力關係,甚至以無時間性懸置的方式,抹除當今全球化的文化現象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這也難怪你看不見多元文化) 。這種思維無非是一種絕對單向的暴力施行,而最可怕的是,這種論述還讓人錯而不自知。
感謝板主百忙中撥冗回覆。
回覆刪除板主回覆說:「瀚林君,如果您的語言、文化、宗教,甚至種族,都成為應該安息的對象,您還能氣定神閒地說:『愈單純愈好』嗎?
首先,我文中說的是「語言」、「宗教」等這些「人造物」可以「單純化」;而「種族」,如黑種、棕種、黃種、白種等人種,這是「上天製造」的,上天安排的,上天在太陽光強烈的地方賦予黑皮膚,以免被紫外線所傷,上天在太陽光微弱的地方安排白種皮膚,陽光可以透入,以增強骨質。這是上天完美的安排,我沒有說「種族」愈單純愈好,不知您這話從何而來。我原話是:「凡是上天製造給地球的,要多樣化;凡是人類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要愈單純愈好。」
其次,我說:「該安息的語言就讓它安息吧!」是指您正文中的「瀕危的語言」而言,讓它們安息,就好像一個「瀕危的病人」不要勉強加裝人工呼吸器是一樣的道理。
版主回覆:(05/19/2010 11:02:42 AM)
人類學認為種族也是一種人造物,這就不用我多說了。我會提出「如果您的語言、文化、宗教,甚至種族,都成為應該安息的對象」這個假設性問題,是因為您似乎未曾想過自己有一天也可能成為「瀕危的病人」。我建議您不妨用同理心想像一下這個假設情境。
人類的種族之分其實是文化概念,也就是你所說的「人造物」的範疇。
回覆刪除翰林君應該去聽聽文化人類學,釐清族群、民族、種族、部落、社會、文化等等的概念。
回覆刪除「種族也稱做人種,是在體質形態或遺傳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我這個地方所講的「種族」是這個定義下的「種族」,OK?
回覆刪除如果我所使用的語言「瀕危」了,祇剩下我一個人會講,也沒有其他的人願意學,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博物館的人員把它錄下來,有什麼不對嗎?
版主回覆:(05/20/2010 03:09:57 AM)
人類的體質與遺傳特徵確實存在許多先天差異,但為何其中的某些特徵被拿來劃分種族,某些特徵卻沒有?例如,為何單眼皮、雙眼皮的差異沒有被拿來劃分種族?為何血型沒有被拿來劃分種族?很明顯地,種族的劃分就是人為的。我相信人類學家可以解釋得比我更深入。不過您可以參考一下盧安達的種族屠殺。圖西族與胡圖族就是歐洲人根據膚色、身材等體質特徵劃分出來的。在歐洲人來到之前,他們並不覺得是不同種族。
錄完音之後呢?接下來還有「失語」的痛苦等著您的後半輩子,讓您有話說不出,像個啞巴。成年人要轉換語言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轉換思維的載體。我認為社會提供給您一些協助是正當的,而不是任您自生自滅還冷言冷語地說:「安息吧!」
to 45樓翰林兄:
回覆刪除為什麼瀕危的病人別裝呼吸器,該讓他自然安息?
你有問過該位病人的個人意願嗎?
-------------------------------------------
另外,
種族是上天劃分的想法,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立論基礎,
認為優勝劣敗也應該套用在種族、民族、文化...之上,
帶來的是種族主義、帝國主義,
更極致的是納粹主義,把人種歸類為低等、高等、最高等....
這種想法是因應於19世紀歐洲列強殖民世界的合理化需求,
若其實現,
我想漢人與漢語在19世紀那個當下也屬被淘汰該安息的那群,
不知您有何感想?
瀚林君,我懂了,人造的越單純越美好
回覆刪除車是人造物,所以應該統一型號,大家都開金龜車,
包括蝙蝠俠,泊車小弟多方便,停車場也好畫,
世界會更美好
麵食是人造物,所以只能吃麵條不能吃貓耳朵、刀削麵、烏龍麵...,還要規定粗細和煮法,
大家從小習慣了一樣的就不怕燙到噎到了,世界更美好
房子是人造物,所以大家住同一形式,
這樣家具也好放,因為家具也都同一形式,
像Truman Show或七龍珠一樣,世界會更美好
狗品種是人擇選培,所以拉拉配黃金、黃金配雪那瑞,
直到全部配成同一種,
狗屋、狗鍊、狗衣服就都one size啦,世界更美好
衣服也是人造物,大家都穿毛裝或中山裝,
還要限定夏天白色冬天藍色,世界會更美好
歌曲也是人造物,所以Jolin、Cyndi、Amber...都只能唱望春風,
喔,不,忘記語言也統一了,
他們都只能跟Lady GaGa一起唱Bad Romance,
而且Lady GaGa只能穿著毛裝唱Bad Romance
可是姓名也是人造物,
所以Jolin、Cyndi、Amber、Lady GaGa要統一叫做張Mary
世界真的好美好阿,我再也不用擔心跟別人不一樣了
.........>0<
「凡是上天製造給地球的,要多樣化;凡是人類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要愈單純愈好。」
回覆刪除這種想當然耳的訴求是誰用似是而非的邏輯想出來的呀﹗根本跟事實不符合呀﹗文學,圖畫,建築,音樂,料理,服裝,髮型,首飾,珠寶,香水,隨著歷史的演進大部分都是越來越多樣吧﹗
而且語言的存亡攸關一個文化的留存。每一個文化都是每一個民族觀看自然,觀看世界,觀看自己的獨特視角。當一個語言滅亡,就等於人類又減少了一種看待世界的觀點了。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甚至,連袖手坐視語言的滅絕都不應該。也許,我們必須承認有些語言可能就算用全力去救也難以挽回。一如物種,太過希罕的物種也是難以成功挽救的,但是就應然面而言,我們還是應該投注資源在重視語言,挽救語言的工作上面。
其實我這幾天雖然在開玩笑但也一直在思考,
回覆刪除瀚林兄這樣的思想模式是從哪來的?
我是指「凡是上天製造給地球的,要多樣化;凡是人類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要愈單純愈好。」這個二分法模式?
因為人的思想必受到成長環境與過程的影響和接觸所啟發,
有哪個教派主張如此嗎? 還是嘻皮文化的影響嗎?
我是認真在思考這個問題,重點在那個二分法的標準,
到底打哪來的?
統一的管理 統一的思想
回覆刪除管理階級都會希望 被管理者越單純越好
被管理者久而久之也會覺得單純一致 還不賴吧?!
感想來自 辭修經驗
嗯,我提這個問題並非要批鬥他個人,
回覆刪除我覺得這沒什麼意義,請大家別繼續下去,
每個人出身、成長背景不同,
總是會有擁護"體制"或"集體化"的人不足為奇,
我好奇的是在於"上天造的"、"人造的"這種二分法,
是從何方向而來的思想模式?
我要去接觸一下它的立論基礎,
是老莊、嬉皮......還是哪個基督教新興教派?
我是認為瀚林版友可能涉世未深
回覆刪除通常對現實認知不多的人會比較嚮往單純的社會
單純的社會人心不險惡,夢想容易實現
對於純真的青少年具有吸引力
但如在社會打滾多年,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實際上天造萬物就是要求彼此競爭,你沒有比人強就無法存活
萬物都是如此,人類當然也如此
所以差異性不可能被消弭,因為上天本就希望如此
你強要它消失反而違反自然規律
1905年日本戶口調查時,很多平埔族還會講母語,也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但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已經變成台語和客家話了,其實也不過100多年,平埔族語言幾乎就都要滅絕了。
回覆刪除客家話如果說是四縣方言都還好,至少桃竹苗區域會講的人還不少,雖說年輕族群不再以其為主要溝通語言,但仍然有會說會聽的人存在。但是客家話中以雲林沿海地區的詔安方言、台中地區的大埔方言、部分新竹地區的海陸方言和部分彰化沿海地區的饒平話的使用率是日趨減少,隨著客家耆老的消逝遞減中。其中詔安話據稱已不到百人會使用了。
回覆刪除從睡覺的算命仙得到的消息,香港女性會講北京官話的比率比男性少,但是講英語的比率比男性多。而加拿大在法語的魁北克區使用雙語的比率是女多於男,
回覆刪除男性有較高的比率只說法語;但是英語的安大略區使用雙語的比率是男多於女,女性有較高的比率只說英語。
回以上37f
回覆刪除滿語在中國東北約還有1200人會說 但只有約150人是以滿語為母語
没想到台湾的母语危机有那么严重啊。日本的2个地方语言(琉球语和阿依努语)也有同样的情况。西班牙对保护地方语言方面非常的成功。为什么我们亚洲人做不到呢?
回覆刪除Madarin Chinese 是滿州腔調的漢語華北官話,骨架和血肉都是以漢語華北官話為基礎,以典雅白話文學(例 :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為文字標準,讀音以北京城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在正式場合的讀音為準. 無入聲字,入派三聲.
回覆刪除魏龍豪吳兆南的相聲有說 : "國語是國語,北京話是北京土話." 相聲裡有秀一段真正的老北京土腔,有聽沒有懂.
民初各省代表逐字投票決定幾千個漢字的讀音,有入聲字.兼顧南北需求,注音符號四十個.
後來無法推廣,因為沒老師會說,只有趙元任這位語言天才會說 (有點類似幾年前建構式數學的窘狀,理想好,沒人會教).
最後連吳語的大本營江蘇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默許江蘇的老師用活的官話當教學語言.
現代注音符號三十七個,是向現實低頭.
理論無法改變現實.
台灣閩南語也有文白讀.
以前收音機 ho-lo 說書先生說的,就是古典文雅的語言.
古典歌仔戲唱的ho-lo,就是古典文雅的語言.
漢字是漢語書面語的載體,也是吸收新知的平台。
回覆刪除從甲骨文開始算有超過3500年歷史,從秦始皇書同文開始算有2200年歷史,從《三國演義》《西遊記》開始算有500~600年。
語言與文字的匹配度大於 99%。
小學學 3600漢字就可含蓋終身日常所需的 95%,還有 5%是各人的專業職業術語。
十九世紀中起由日本和製漢字借用的近代西洋名辭,佔現代日常口語 70%以上。這就是漢語書面語的彈性與功能的明証。
高中畢業前,除了英文一科例外,現代白話中文可以涵蓋 80%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課程所需,與95%的史地課程所需。其他不足之處要用數理化公式和圖表與英文術語補足。
家長和學生經過理性的計算,自然會選擇最高效率的語文平台作為第一語文。
第二語文是數學,七歲開始學。數學符號是廣義的文字。
第三語文是英文。
如果還有時間,在台灣可能很多人會學一點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也可能。
規定不是萬能的。
以前小學必修珠算,現在呢?
以前中學規定要用毛筆寫周記,結果呢?
理性的經濟人自然會找最有效率的方法去學習與生存。
有用的東西不准人太早去學,他還是會迂迴繞道去學。
印度有16種語文(含英文),印度鈔票上有十幾種文字。
回覆刪除依照 wiki 資料,印度人口超過十億,會說 Hindi 語的 4.9 億 ( < 50%),以 Hindi語為母語的 1.8億( < 20%)。
不是以 Hind i語為母語的印度人,多以英文為溝通工具。
印度南部的某些語言和 Hindi 語在語言學上是完全不同語系語族。
亞洲學生英文托福成績吊車尾的有 日、南韓、 台、 中國大陸 ,剛好這也是亞洲工業化比較有基礎的少數幾個。
回覆刪除因為本國文字作為載體的功能強,所以學英文的急迫度也就稍減。
這些地方的學生,不學英文也可以用本地官方語文讀到高中畢業,日本人用日文讀到大學也不成問題。
有些地方用英文來教數學,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教數學還是教英文。
回覆刪除數學是和自然語文的相關度最低的科目,相關度是零。數學和文化的相關度也是零。
那天, 剛好碰上沒有刮風下雨的颱風休假天,幾個駐點外商也是配合規定停班 不少員工揪團趁空檔到名勝景點走走, 驚覺都是說英語比較多(應該是星國跟港澳的團吧,這點是觀光局要重視的,要靠更多國家的觀光人口就要會多種語言,而英語等必備,不能否認很多外語系老師教中文都變成中國大陸說話的調調,拜國民電影所賜,中國內地學子,也開始學聽台灣話,據解釋這樣才能聽懂台灣電影的台灣話對白,然真正對白的閩南語,除了早期國片外,就屬感動無數人眼淚的阿信,在配音方面比較像極了即將絕版的閩南語。(新加坡航空台詞明天也是一樣的語)?
回覆刪除七年級 = 1981年~1990年出生,
回覆刪除+ 升格為祖字輩的年齡65歲~75歲
≒ 2045年~2065年
中班到小一之間,對幼兒學習語言的影響力與相處時間成正比, 大約如下
回覆刪除父母 : 課後到睡前實際主要照顧者 : 電視 : 學校老師同學玩伴 = 1:1:1:1
學會用注音打字上網MSN blog Facebook iPhone後,同輩與網路影響力成指數增加.
小孩為了打電動玩具, 英文日文可無師自通,
只要有好玩的電動玩具與電視 ,認字比喝水還容易
七年級 = 1981年~1990年出生,
回覆刪除+ 女性生育年齡20歲~40歲
≒ 2000年~2030年
小孩六足歲前由父母、實際主要照顧者、同輩玩伴、電視所自然「習」得的是第一語言或「準」第一語言,六足歲以後專心努力用功「學」得的是事實上的(de facto)第二語言。
回覆刪除七年級世代 = 1981年~1990年出生。
七年級成為父母 (女性生育年齡 20~40歲) ≒ 2001年~2030年。
七年級的小孩六足歲≒ 2007年~2036年。
最晚到2036年,七年級世代(1981年~1990年出生)的小孩的事實上的(de facto)第一語言或「準」第一語言就已經自然「習」得完畢。
語言瀕危性的鑑定 (引用wiki)
回覆刪除在語言學中並沒有形成對語言瀕危性鑑定的統一方法。判斷的標準有許多種,例如2000年2月在德國科隆召開的瀕危語言學會議,會員們一致通過將語言按現狀分7個等級,分別是:
1.安全的語言:前景非常樂觀,群體的所有成員包括兒童都在學習使用的語言。
2.穩定但受到威脅的語言:群體內所有成員包括兒童都在學習使用的、但是總人數很少的語言。
3.受到侵蝕的語言:群體內部的一部分成員已經轉用了其他語言,而另一部份成員包括兒童仍在學習使用的語言。
4.瀕臨危險的語言:所有的使用者都在20歲以上、而群體內部的兒童都已不再學習使用的語言。
5.嚴重危險的語言:所有的使用者都在40歲以上、而群體內部的兒童和年輕人都已不再學習使用的語言。
6.瀕臨滅絕的語言:只有少數的70歲以上的老人還在使用、而群體內幾乎所有其他的成員都已放棄使用的語言。
7.滅絕的語言:失去了所有使用者的語言。
英文是一把雙面刃,科技進步也是一把雙面刃。
回覆刪除英文與科技對所有其它語文都有影響,連日文,法文,德文這三大工業強權的語文都被英文與科技所衝擊。
日本企業在日本也開始用英文,英文列入日本管理階層升遷的評分標準之一。
法國在網路上提供免費的法文學習資源,法國對十幾個非洲法語國家提供各種優惠。
德文字母β被年輕人改寫為ss,德文字母O上面的兩點..有時被年輕人省略。科技像推土機一樣前進。
每個人都一樣只有 24小時。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很感動作者對維護本土語言的用心。
回覆刪除一直到民國六十年代左右,在中小學講台語、客語,原民語,都是要罰錢的。當時在電視上更是不准播出台語、客語的節目。中國國民黨是造成台灣的本土語言-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逐漸消失的罪魁禍首。現在四十歲以下的人,不論族群,有誰平常會很自然地用閩南、客語或原住民語與人溝通?不論族群,有哪一位四、五十歲以下的父母會用閩南、客語、或原住民語教自己的小孩說話?答案是:趨近於零。
再這樣下去,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再也沒有人會說除了北京話以外的語言了,最多勉強聽得懂而已。而他們的下一代,可能連聽都聽不懂了,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將在這塊土地上消失,有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一個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內,佔大多數人口的族群竟然讓自己的語言徹底地、不知不覺地消失,這是全世界任何文明的國家都不曾發生的事。
國民黨自從來到台灣之後就開始對台灣人進行的"文化大屠殺",想要從根拔除台灣人的傳統文化,想讓台灣人忘記自己的根本,看來,是要成功了。
看到這篇留言的人,請您為保留、恢復台灣的傳統語言盡一份心力,為了傳統語言的消失而焦急不已的台灣人的祖先,在天上也會感謝您的。
宋楚瑜的經典語錄之一:「台語播出節目…今後我們會逐漸減少這種情形,終至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1980)
這只是媒體還留有紀錄的,其他關於講台語要掛牌子、罰錢的,相信都還是很多人的親身經歷。
國民黨對台灣的文化大屠殺,遠勝過日本的殖民時期。台灣在日本殖民的年代,閩南人的家庭仍然講閩南語,客家人的家庭仍然講客語,原住民的家庭仍然講原住民語,都是100%從小教的母語,沒有任何家庭爸爸媽媽會在小孩出生後就直接教他講日語,人們會日語都是進學校之後才學的。所以母語得以保存,日語則是官方用語,兩者並行不悖。
現在呢?不論族群,有多少四十歲以下的父母,是用除了北京話以外的傳統語言教自己的小孩講話的?幾乎沒有。這是日本殖民時期都不曾發生的事,日本殖民時期,日本人再怎麼殘暴,也沒有讓台灣家庭斷送自己的傳統語言。
國民黨對台灣傳統語言與文化的屠殺是悄然進行而非常慘烈的,悄然到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慘烈到許多人都以自己與自己的子女只會講北京話、不會講傳統語言為榮。
台灣人講了幾百、幾千年優美的傳統語言,在西班牙、荷蘭、日本的統治之下仍然屹立不搖,但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已經瀕臨滅絕了。
2010年平均壽命 : 男77歲、女84歲。
回覆刪除1946~1950 + 84 = 2030~2034
1946~1950 + 100 = 2046~2050
一代30年
100年 = 三代多一點
依照版主的數字,五年級世代是前兩名語言比例大約相等的十年,六年級則與四年級的前兩名剛好對調。
回覆刪除若用線性估計法,五年級後段班﹙1965~﹚與六年級前段班﹙~1974﹚合起來的十年就是前兩名語言反曲點的十年。
若以女性生育年齡20~40歲估計,1965~1974年生的女性大約在1985~2014年﹙最晚﹚生育;這些小孩在1991~2020年滿六足歲前自然習得其事實上的﹙de facto﹚第一語言或準第一語言。
以後就是慣性作用與網路效應在決定。現代小孩不是生長在無菌示當中,電視,幼稚園,www,iPhone,商業廣告...都是網路效應的因素之一。
服務業以客為尊,賣方也以客為尊. 所以新新世代有需要還是會去學客戶的語言,很多人在說的語言就不用緊張.
回覆刪除不過,對學習者的潛意識來說,有需要才去學的就是他的第二甚至第三語言 (第二語文可能是英文).
如果十三歲以後學,則發音腔調也不容易精準.
先前詢問了年齡八十多歲的外公, 他說台灣光復當時, 學校沒有老師. 所以都是找地方上有讀過漢學的, 懂漢文的人來小學教書. 所以當時的小學是以台語教小學生寫漢文的方式進行的. 而小學畢業的條件是要背出國父遺訓, 而當然也就是用台語背出來的.
回覆刪除後來小學老師才有學ㄅㄆㄇ, 老師們是先去其他地方學一學後, 隔幾天再去教小學生們 (而且有時候會教錯). 而當時這並不叫做國語, 而是叫做北京話.
而今我的台語已無法說得像我外公般文雅, 真是慚愧. 雖然我們一致堅持要那三歲大的小外甥先學會講台語, 但他今年進幼稚園時是充滿挫折, 因為所有的幼稚園小朋友都只會講北京話了.... 這種為了統治方便而造成的傷害之大, 相當悲哀啊...
我的母語台語(七年級),我覺得快滅亡啦。看覓Fackbook那些為人父母的朋友,看起來攏是講國語 (我相信伊本身攏會曉講,可能講的不好)。我覺得三十年後,大概會曉講的只剩五六十歲以上的,以下的攏抉曉講。除非國語政策有變,改作用台語上國文課......
回覆刪除目前台語的狀況大概是,北部已經到第三階段,父母甚至是阿公阿嬤都跟子女日常華語對話(子女為青年非指幼童),中部介於兩者間,而南部則是第二階段,父母或阿公阿嬤還會用台語與子女對話,子女卻因學校華語環境都用華語與父母對話,只有祖孫間勉強用台語對話,其他族群母語就更糟了,基本上都是第三階段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