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消失四十年的國家公園

當我還是個國中生時,在地理課本上讀到: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4 年,不疑有他。直到我大學畢業後,偶然在一張 1930 年代的臺灣地圖上看到三座國家公園時,著實吃了一驚。

這三座國家公園(當時稱為國立公園)分別是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大屯國立公園不僅涵蓋當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範圍,還包含淡水河左岸的觀音山。次高タロコ國立公園 (次高山即雪山、タロコ即太魯閣) 除了涵蓋當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全部與雪霸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其西南角延伸至霧社。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新高山即玉山) 的範圍也比當今玉山國家公園大得多,將阿里山包含在內。

這三處國立公園於 1935 年被指定為候補地,於 1937 年正式成立。事實上,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先生主張再追加恆春半島為國立公園。他在 1936 年的論文中指出,國立公園的選定應著重地景之獨特性。他認為次高タロコ與新高阿里山的同質性太高,倒是恆春半島擁有當時日本國內唯一的熱帶雨林地景,不應成為遺珠。他的構想,直到 1984 年才由墾丁國家公園落實。不過,至少戰前臺灣已擁有三處國立公園,則是毫無疑問的了。


1941 年,日本郵便的國立公園系列郵票推出臺灣特輯,共計八張。第一組的二錢為大屯山、四錢為新高山(玉山)、十錢為觀音山凌雲禪寺、二十錢是從新高山頂瞭望南峰的風光。第二組的二錢為清水斷崖、四錢為次高山(雪山)、十錢為太魯閣峽谷、二十錢為太魯閣大山。

這三處國立公園不只是在紙上畫畫而已,也在現地打上界碑。從下面這張照片,就可看到「國立公園候補地」的界碑。


這張照片當中的景色令人感到似曾相識。沒錯,拍攝地點就是太魯閣口,後來的「東西橫貫公路」牌坊處。

(東西橫貫公路通車典禮)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國語課本中有一課是榮民辛苦開鑿橫貫公路的故事。我一直以為橫貫公路是戰後才開闢的。怎麼戰前的照片中,竟然出現這條公路的身影呢?這是怎麼一回事?

開頭的地圖取自《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出版於 1939 年。從這張地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臺灣已經存在好幾條「橫斷道路」了。其中,由霧社越過合歡山通往太魯閣的路線,正是當今 14 甲加上 8 號公路東段的前身(路線不完全相等)。那麼,榮民辛苦開鑿的公路在哪裡呢?

首先,由梨山到大禹嶺這一段公路,應為戰後開闢無疑。再者,比較上面兩張照片,我們不難看出戰後的隧道淨空比戰前還高。事實上,戰前橫斷道路的多數路段還不能通行汽車。而榮民在既有的路段上提高路線標準,使之可全線通行汽車。我們不應漠視榮民的努力,但也不該把開闢橫貫公路的功績全部放在他們身上。

回到國家公園的話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擱置對於國立公園的經營。遺憾的是,臺灣的國立公園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重新開張,就此消失四十多年。直到 1980 年代,臺灣再度把這幾處消失的國家公園喚醒。然而,這四十年正好是臺灣生態被快速破壞的時候。歷史沒有如果,但不禁令人遐想:假如國家公園沒有消失四十年,也許觀音山就不會變成亂葬岡、梨山也不會被開墾地滿目瘡痍了。


延伸閱讀:
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 (1939)

參考文獻:
早坂一郎 (1936) 臺灣の國立公園,臺灣博物學會會報,26期。
1935 年 9 月 20 日敕令第 277 號:臺灣國立公園委員會官制
1935 年 10 月 20 日府令第 76 號:國立公園法施行規則
1937 年 12 月 27 日告示第 345 號:大屯國立公園指定
1937 年 12 月 27 日告示第 346 號:次高タロコ國立公園指定
1937 年 12 月 27 日告示第 347 號: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指定

93 則留言:

  1. 太感謝這篇文章了! 做國家公園保育研究的我,竟然還不知道這段歷史呢。謝謝版主的用心。

    回覆刪除
  2. 老家在花蓮
    那個中橫起點去的次數無法計算了
    真讓人震驚
    一直以為中橫是國民黨開闢的

    回覆刪除
  3. 蔣據1980年代推動國家公園概念並成立營建署(國家公園的上級單位)的,是費驊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2%BB%E9%A9%8A

    他可以說是蔣據時代的「國家公園之父」,但依然慢了日本植民統治五十年。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日本是統治台灣,台灣島當時可是日本合法領土。
      要說是殖民,
      那中華民國就是現在進行式。

      刪除
    2. 殖民是日本自己講的,

      去查這本書:

      Taiwan: A Unique Colonial Record, 1937-8 Edition

      刪除
  4. 葉雪淳前輩是早坂一郎教授在台灣最後一批學生,也是早坂教授學生中少數還健在者:

    送給葉伯的小禮物–早坂一郎犀牛紀念品
    http://pylin.kaishao.idv.tw/?p=1819

    回覆刪除
  5. 這是1939年出版的台灣國立公園攝影集全文影像
    來自 台中圖書館 日文舊籍數位典藏

    http://jdlib.ntl.gov.tw/cgi-bin/browse.cgi?bookid=bjn00206

    題名: 臺湾国立公園寫真集
    著者: 岡田紅陽攝影
    出版: [臺北市]:臺灣國立公園協會,昭和14[1939], 143面;部份彩圖, 地圖

    台中圖這批典藏有蠻多精彩的資料,小弟之前就下載了歷屆台灣美展的圖錄

    回覆刪除
  6. 感謝板主的大作,讓過去的歷史更加明朗。日本時代還有一條從屏東霧台到台東知本的橫貫公路,只是終戰那年夏天的颱風把它摧毀,接收者沒有全部重建,只有霧台以西,也就是今日的台24線。

    回覆刪除
  7. 小弟把台中圖那一本台灣國立公園寫真集挑了20頁,包含封面、序、地圖、照片、解說、版權頁等頁面,作成pdf上傳到slideshare(可線上觀看和下載)

    http://www.slideshare.net/guest1c602/ss-2205544

    回覆刪除
  8. 寫得非常好,又有照片和郵票為憑,讓我們知道台灣國家公園真正的歷史。

    回覆刪除
  9.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9B%BD%E7%AB%8B%E5%85%AC%E5%9C%92

    回覆刪除
  10. 感謝版主的用心
    這篇的史料真的超棒
    敢問版主 能不能引用你的這篇文章
    我會標出出處的~~~~

    版主回覆:(10/16/2009 05:31:50 AM)


    沒問題。

    回覆刪除
  11. 我在十年前就看過大屯國立公園設置的文章了
    當時看到日本人將觀音山列入公園的範疇實在粉有眼光
    沒想到今天又在這文章裡面看到
    很有熟悉感

    回覆刪除
  12. 從設立國家公園一事看來 蔣邦KMT一向所宣傳的 日本建設台灣 只是為了擷取台灣的資源 這種說法 是不能盡信的

    回覆刪除
  13. 真的是很用心的一篇
    郵票是偶然發現的或是版主本身就在注意郵票方面的消息呢?

    回覆刪除
  14. 謝謝你的文! 看的有些感嘆! 地理都可以抹滅, 何況是歷史呢!

    回覆刪除
  15. 天啊...
    看了這篇才知道日據時代就有國家公園了
    課本上寫得真是OOXX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日治 是正視歷史的用語
      日據 是國民黨沙文愚民教育指稱

      刪除

  16. 欸...

    填補了記憶中空白

    怎會有如此多開到一半的橫貫公路,或者環島道路


    跟假圖天國的第二直奉戰爭..為何孫大砲會死在北京???

    讓人茅塞頓開


    謝謝

    ps.台26線有人知道為何...沒通的嗎??????

    我找到這個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5118




    回覆刪除
  17. 民國50年2月27日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第5次委員會議決議建請內政部草擬《國家公園法》,同年4月9日再次決議由專家學者及有關機關組成專案小組研擬《國家公園法》,並由內政部召集之。時任職於內政部民政司的居伯均先生乃依據各方意見、參酌美國日本情形,研擬第一份《國家公園法》草案藍本,提交專案小組研商。民國53年8月簡要12條草案報請行政院核示,隔年由行政院長嚴家淦裁示:「政策上贊成有《國家公園法》,這是一個現代化國家很新的法案,能將國家永久性的制度建立,是很有意義的」,並指示由葉公超政務委員主持跨部會審查委員會,但結果卻以「本案暫以不立法為宜」,而告胎死腹中。當時反對的理由不外乎「上山下海的開發猶恐不及,怎可劃地為牢,限制開發呢?」,「走遍臺灣南北,沒有一處適合成立國家公園的價值與條件」。
    民國51年,在《國家公園法》草案提出審查同時,交通部託前公共工程局規劃完成「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面積約28,400公頃,惟因缺乏法律依據而未能推動實施,然其詳實內容,則是日後規劃國家公園之範例。另外,前中國農村復興運動委員會亦邀請當時任職美國國家公園服務署之專家蘆理博士來臺訪問,經其在臺踏勘數月,於民國55年提出「臺灣地區設置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建議書」,報告中建議設置玉山,陽明山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道路公園。此仍與1937年日治時代所規劃的3處預定地雷同,唯一改變的是建議將中橫公路闢設為國家景觀道路,而非國家公園。http://tinyurl.com/yhadl82

    回覆刪除
  18. 印象中高中地理課本有說過,國家公園的前身在日據時期已經規劃,並不是完全沒提到這段。

    版主回覆:(10/13/2009 10:16:14 AM)


    我沒讀過這段。可能原因有二:

    1) 我上課不認真;

    2) 這洩露了年齡。

    回覆刪除
  19. 今天處理到一份1951年時,國民黨政府的山地行政史料,其中有提到山地公路的資料載到:
    臺灣省山地道路起訖點及距離統計表
    區分 區間 延長 開鑿年度 備註
    角板山三星道路 自新竹縣角板山至臺北縣牛鬥 八四公里 民國元年─五年 只能步行
    碑南越道路 自臺北縣土場至臺中縣霧社 一二一公里 前段可通行後已損壞
    寒溪金洋道路 自臺北縣南澳至同縣金洋 五九公里 民國十四年─十八年 乾燥期間可通汽車
    清泉秀鑾道路 自新竹縣清泉至同縣大久保 五六公里 全段均已損壞
    八通關越道路 自臺中縣水裡坑至花蓮縣玉里 一二三公里 民國八年─九年 仝右
    萬大霧社道路 自臺中縣萬大至同縣青雲 四六公里 民國二十年─廿一年 多已損壞
    合歡越道路 自臺中縣霧社至花蓮縣崇德 五五公里 民國廿二年─廿三年 全段均已損壞
    能高越道路 自臺中縣霧社至花蓮縣銅門 七五公里 多已損壞
    內灣秀鑾道路 自新竹縣內灣至同縣秀鑾 二八公里 民國廿二年─廿四年
    北達邦道路 自嘉義縣山美至同縣達邦 七三公里
    關山越道路 自高雄縣寶來至臺東縣海端 一四九公里 民國十年─十九年 全段均已損壞
    卑南山越道路 自高雄縣寶山至臺東縣鹿野 一二五公里 民國十三年─十六年 仝右
    知本山越道路 自高雄縣隘寮山腳至臺東縣大武 一三○公里 多已損壞
    浸水營越道路 自高雄縣崁頭至臺東縣大武 四四公里 仝右
    比魯道路 自臺東縣大麻里至同縣比魯 五六公里 仝右
    其中,角板山三星道路應該就是現在的北橫、合歡越道路、能高越道路其中之一當為中橫、關山越道路應為南橫

    版主回覆:(10/14/2009 01:24:29 PM)


    感謝提供。看來損壞的情況蠻嚴重的。

    回覆刪除
  20. 這篇文章真的寫的不錯

    不過提一下觀音山亂葬岡
    我家有三個昭和時期的墓在那
    而且間隔還蠻遠的,應該是代表當時那山頭就已經整片都是墓地了

    是否有可能大屯國立公園範圍並不是涵蓋整個觀音山,而僅是一部份?





    回覆刪除
  21. 我也覺得這篇令我收益良多,跟作者一樣我所念的書也
    "教育"我橫貫公路是榮民開鑿的,還有國家公園也是後來才有的。

    的確所學越多,才發現其實很多都市計畫幾乎在日據時代都早已有所規劃或提出。
    說日本人殖民壓榨我們也沒錯,但至少在都市發展上,
    我覺得即使比起現在,人家規劃的用心是遠甚於我們。
    現在政客都短視近利,也沒有二三十年的遠景,這點的確是要跟前人效法的!!

    回覆刪除
  22. http://carsen.dreamhosters.com/blog/091015.gif
    大屯國立公園範圍圖

    回覆刪除
  23. http://carsen.dreamhosters.com/blog/091015.jpg

    用Google map 標示大屯國立公園大致的範圍

    回覆刪除
  24. 對於課本上提到的文字
    著實有印象。
    這篇文章真是太有趣了!
    地圖果真會說話....

    回覆刪除
  25. 哇, 一直以為中西橫貫道路是榮民開的!

    從小到大學的地理, 對日人對台灣的貢獻真是很輕描淡寫. 對戰後來台中國人的貢獻, 倒是很會吹噓一番.

    忽然發現, 從小到大認真唸書, 就算考第一名, 滿分. 如果學的是這麼偏頗的地理及歷史, 對了解我們生長的地方, 可能是害多於益吧.

    回覆刪除
  26. #30kaod:
    不知道你的年紀為何,多數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也就是六年級以前)用的國編版課本是沒有提到日本時代對中橫的建設的,在當時的課本中,中橫是國民政府來台後重要的十大建設之一。許多和台灣有關係的歷史和地理,都是在1994.5年之後才放入正式教科書中的,像現在國中生普遍知道的大坌坑文化、十三行文化,我都是在大學時候去當補習班老師被學生問了才知道的(我當然不是教史地啦,我教自然的)。

    回覆刪除
  27. 沒讀過高中,對於高中的歷史地理科目不甚熟悉,不過我是國編版倒數第二屆,到今天為止,我可以確定我經歷過的學校教育沒有教過關於日本時代的國家公園或者中橫開闢等這類資訊。這類資訊我都是到大學翻閱閒書的時候才知道。
    >>為何戰前的歷史讓人覺得戰後政府被批評了呢?
    因為這傷害了某些人細膩的情感。

    回覆刪除
  28. 或者傷害了某些人脆弱的信仰

    回覆刪除
  29. 台灣國立公園(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的指定日期是昭和12年(1937年)12月27日,值得紀念的日子。
    補充:這也是戰前日本最後指定的一批國立公園,再來就要等戰後的昭和21年(1946年)指定的伊勢志摩國立公園。另外,台灣國立公園之前的一批是昭和11年(1936年)指定的十和田八幡平、富士箱根伊豆、吉野熊野、大山隱岐國立公園。

    PS.看來日本統治比某國民政府統治還要進步的這件事,確實觸動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經。

    回覆刪除
  30. #43 迪:
    其實中橫不是十大建設,十大建設是兩鐵兩港三工業,一機場一高一核。

    另外,中橫確實沒有在課本說到日治時代已部份開通。


    #44 jai:
    你沒印象很正常,因為課本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話而已,"國家公園在日據時已經規劃"之類的。

    我還背過四個國家公園中,只有墾丁在日據時沒有規劃,不過這個我確定是補充教材。

    我也是6年級生。

    回覆刪除
  31.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翻了當時的台灣史跟台灣地理課本。這是我高職三年扣除國英唯二跟人文有關的科目。所以我才說我沒讀過高中。XD

    回覆刪除
  32. 很棒的資料!! 國立公園的史料, 我記得在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也看過. 圖書館現在把不少日治時期的史料進行數位化, 真是造福大家啊!! http://www.ntl.edu.tw/taiwan.tw/content.php?MainPageID=153&SubPageID=174&Keyword_Search=

    回覆刪除
  33. 根據已故原住民岳父(泰雅族第四任頭目)和梨山佳陽岳母所說之典故~~日據時期之前,從梨山(舊佳陽)沙拉茂(松茂)就有舊古道通到谷關和東勢~~每年秋季,山上之原住民泰雅族就會派年輕人徒步下山(一周至二周~看月亮)和漢人~~以物易物,白米,藥品.鹽巴.針線.布匹,獵槍和火柴盒....都算是最貴重的物品.原住民以打獵所得之獵物,鹿.山羌,熊,飛鼠,猴子,山豬,檜木,礦石....交換物品.(荷蘭時期~最貴重的是~獵槍和子彈及火柴盒),老一輩訴說的從清朝一直到日據和光復後的故事......
    曾跟隨他們走過的足蹟去看過那些古道,中橫有大半是原住民祖先打獵和聚落聯絡道路,霧社和花蓮本來就有古道(賽德克族古道),只有梨山到大禹嶺沒有道路,梨山.佳陽有路到霧社(走華崗和舊佳陽古道~~一日可達),日據為了管理原住民,在全台山區都開闢了可行三輪之機車(有邊車的)的小車道,也可騎馬巡邏(清境農場前身就是~日據飛鷹牧馬場).
    時空背景不一樣了,當年美麗的福爾摩沙~~從清朝到日據再到國民政府直到今日,那些美麗的千年神木~~都被砍光了,森林沒有樹木怎麼叫森林?河流沒有水,怎麼叫河流?
    百年後的今天~~台灣到處都出現土石流,這就是人類~"過度開發"大自然的苦果.
    原住民的祖先要死亡前都會交待子孫將他埋在最喜愛的風景和大樹下,所以早期原住民不許漢人砍樹的,因為砍大樹就等於砍祖先的頭~~所以原住民必定會出草~~砍人的頭.
    其實~霧社事件,也有大半的砍樹因素在內~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霧社紀念碑是已故前岳父~鄉長任內建造的)
    歷史總是容易被人遺忘的,政治總是說謊的...........奇摩部落格:飛夢思~~飛越中央山脈.

    回覆刪除
  34. 關於橫貫公路的問題,有一些想法:

    如果說因為日本時代已經有路,而就把「榮民辛苦開鑿橫貫公路的故事」否定的話(也就是認為改善工程不等於新築),那麼我想「蘇花公路於1932年5月通車」這也是應該錯的。因為早在中國人仍然統治台灣島,甲午戰爭(清日戰爭)還沒開打的1874年,羅大春等就已經開闢蘇花公路的前身-「北路」了。

    或者換個例子,在討論日本人對於台灣的鐵路貢獻時,如果沒有把基隆-新竹間扣除改線段(例如獅球嶺隧道改竹仔嶺隧道,台北經三重往桃園改為台北經板橋往桃園等)剔除在外的話,應該也是悖離歷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歷史要以當時時空環境背景論斷...抽離了或者時空不對.這些論述都是不客觀的...我同意鄉民大隊隊員說法...
      每個時代都有其貢獻與得失.

      刪除
  35. 重大國家級建設都是有延續性的,正如歷史是有延續性的一樣。
    所以無論是明治、清治、日治、國民黨統治、民進黨統治以及國民黨再統治,對於歷史的延續性不能忽略。
    至於國民黨諱談日治的功績,基本上該與前期交戰情形、後期流亡台灣的境遇有關,若說「惡意欺騙」似乎也不盡情理,當然「隱瞞」是絕對脫離不了干係的。
    況且,相對於清代乃至國民黨前期,日本是個已進入現代化的國家,其行政規劃、治理理當優於積弱不振的清國以及先不足、後天失調的中華民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所謂現代化的日本卻步上歐美帝國主義的步伐,發動戰爭、侵略鄰國,請問這又哪一點符合所謂的「現代」呢?
    難道19、20世紀人類文明的所謂「現代」標準就是先成為一個「侵略帝國」?
    若說日本是個完全現代國家,又為何避談「南京屠殺」?對於哈日迷忽略此點,十分不瞭解。

    請偉大的人民不要只做個龜在島上的島民,須將本國的歷史放在更寬廣、綿長的時空背景上思考,才能獲得國際的敬重。

    回覆刪除
  36. 這裡討論的是被掩蓋的日本統治實績,
    沒有人在企圖遺忘或掩蓋戰爭事實,
    敢問Nil何來這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行文?

    至於廣大中國民眾,是如何在誤解所謂「進出南京」一詞,
    進而指控日本企圖湮蓋戰爭事實,
    就不便在此多說了。

    回覆刪除
  37. 問題是偉大的島民連自己國家土地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成立於何時都不清楚了,這樣如何將本國的歷史放在更寬廣、綿長的時空背景上思考?何況還管到其他國家的屠殺,別鬧了。

    回覆刪除
  38. TO Nil

    須將本國的歷史放在更寬廣、綿長的時空背景上思考,才能獲得國際的敬重。

    所以歷史應該去國家化,以世界史為主史,成為世界公民,你是這個意思嗎?格局夠大了吧.

    即使如此版大這篇也是世界史的一部份喔.


    我們一起扯到宇宙盡頭的餐廳吧.

    回覆刪除
  39. to nil

    連"避談「南京屠殺」"這件事都是錯的. 日本政府可不會禁止民間學界寫這些, 連731部隊都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家森村誠一寫出來的 , 還一度成為暢銷書勒.


    倒是中國政府對支持赤柬一事 , 搞得柬埔寨如人間地獄的歷史避而不提

    回覆刪除
  40. 可以估狗搜尋 台灣的中國教育與日本鐵路-管仁健
    關於日治時代的鐵路建設~嗯

    回覆刪除
  41. http://blog.yam.com/yuliman/article/20226296

    http://blog.yam.com/yuliman/article/23116972

    有的時候不用中央干涉,地方的一些外省勢力就可以讓這些"日寇遺物"消失,我故鄉花蓮縣玉里鎮街頭的「八通關越道路起點」標以及「新高登山東口」標在戰後被砸毀就是最好的例子。

    回覆刪除
  42. 我參加民國78年的高中聯考, 社會科滿分140我拿138(錯了公民2分). 我很確定當時國中史地沒有提到日據時代已有橫貫公路與國家公園.

    回覆刪除
  43. 我小學時上史地課的老師總是在課堂上用濃重鄉音說:台灣太小了,小到在世界地圖上根本看不見!

    這句話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極大的震撼,因此從那時起,我就知道我們台灣人跟中國人原來是活在不同世界的,而且教科書是不可信的!

    回覆刪除
  44. 道路等級不同
    現在的中橫公路東段從太魯閣進入
    在國立公園候補地時車道只到目前的溪畔
    後來因欲採金勉強築至合流(慈母橋)
    但單線通小自動車跟後來的中橫差距甚大
    否則榮民也不需辛苦開鑿中橫

    日治時期的數條橫斷道路
    都僅是步行道路而已
    臺灣分館有大量當時書籍之照片可佐證

    一向佩服地圖會說話的資料蒐集與論點
    但此次難得見到資料不充份狀況下驟下定語
    過去那個年代的確有很多造假
    但開鑿中橫一事應該從來不在造假之列

    版主回覆:(10/14/2009 02:59:33 PM)


    原文是這麼寫的:"首先,由梨山到大禹嶺這一段公路,應為戰後開闢無疑。再者,比較上面兩張圖片,我們不難看出戰後的隧道淨空比戰前還高。換言之,在戰前既有的路段上,榮民提高了路線標準。"

    請問這當中的哪一部份屬於"資料不充份狀況下驟下定語"?

    回覆刪除
  45. 國家公園的概念與目的,所要達到的是什麼? 這有點像最近非常熱門的環保議題一樣,環保的原始概念又是什麼?

    極度開發才有環保問題. 要跑去人煙稀少,沒(自來)水沒電的山林裡,告訴那些住民,請節約用電,用水,不要使用垃圾袋... 會是好事還是笑話?

    這種國家公園或環保的概念,是好事嗎? 會不會是環境不好之下的好事? 我不知道這種進步(國家公園或環保),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享受(或自由使用)物質文明,然後高論著要環保.那麼,有誰先把電腦給關了,賣了?

    也許,

    問題不在有沒有國家公園,而是在為什麼會有國家公園?

    是流行,還是永續? 讓我們在搖旗耐喊.

    這是個弔詭的世界.



    回覆刪除
  46. 您好:
    關於文中『《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出版於 1939 年……其中,由霧社越過合歡山通往太魯閣,正是當今 14 甲加上 8 號公路東段的路線。』這段話是否有討論的空間呢?1935年合歡越嶺古道東西全線(花蓮=天祥=霧社)修築完成,地圖上的虛線應為合歡越嶺道,而「合歡越嶺道東段」並不全然等同於「台八線東段」,許多處的路基路線是完全不同的(如慈母橋後錐麓古道就遠在立霧溪北岸),故榮民的作為應不單只有拓寬一事,許多新建的路基或許才是最為險要困難之處。

    另外提到「從這張地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臺灣已經存在好幾條橫貫道路了。」該地圖其他虛線橫貫部分大致應為能高越嶺道、八通關越嶺道。理蕃越嶺道路跟「能通車的」橫貫公路之間的路線標準應還是有相當大的一段差距。

    一些文意上的措詞或許會讓人誤解是「啊原來這些橫貫公路都是日本人開的」的意思(樓上一些迴響或許就是誤解/過度解讀了)。

    小意見尚請勿見怪,謝謝!

    版主回覆:(12/13/2009 03:59:07 PM)


    感謝指正。我在原文加註合歡越不完全等同於八號公路東段。也歡迎有人能考證兩者之差異。

    回覆刪除
  47. 日本人開鑿的是合歡越嶺古道 跟現在的中橫不完全相同
    你去看上河文化的地圖就知道了,有很大一段根本不重疊,像太魯閣的錐路古道、綠水合流步道都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
    另外日本人還開鑿了能高越嶺古道,跟現在的台14線,也有些不同,當時是為了要理蕃所鑿的。

    回覆刪除
  48. 小時候聽到莫那魯道抗日
    很死日本人了
    但長大後多方吸取訊息
    反向思考後發現
    如果某政府到台灣後
    莫那如果還沒死
    那麼莫那反的就是某政府了
    思考一下
    莫那遺族後代是否都改漢名了?
    莫那祖先那片山林是否都沒了?
    誰"理番"理的徹底?

    另外我也在Youtube看了一個60年代的英文宣傳片(用關鍵字Formosa找到的)
    內容是蔣政權到台灣十年後 台灣從一個荒島變得多繁榮
    不過畫面跟南進台灣或是其他以前日治時期的照片比較一下
    就發現
    那個宣傳片的內容的東西
    不但不是蔣介石到台灣來後才有的
    而是他來台灣前三四十年前就有的東西
    例如台北火車站前的舊市區街景(美麗巴洛克建築都沒拆掉前)

    ps.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
    十大建設有哪幾項
    其實日本時代就有的東西

    回覆刪除
  49. 鞠園文史裏太魯閣國家公園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download/file.php?id=59102&t=1

    回覆刪除
  50. 70樓..
    我昨晚才掃描放在鞠園
    今天就出現在這裏了...嚇一跳

    我把原網址貼上
    圖片點下去會出現很大的原圖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7719

    回覆刪除
  51. 我對於網友們的留言一向寬容對待,鮮少動用刪除權。然而,這裡的某些留言似乎已對原文造成不良影響。有些網友過度解讀原文的意思,延伸出「揚日抑國」的評論。而這類留言又挑動另一些人的敏感神經,使之不能心平氣和地看待臺灣的國家公園歷史。為了不讓這種情況惡化,我不得不以板主的身分清理部分留言,以維繫理性的討論空間。

    回覆刪除
  52. 揚日抑國是逃避面對歷史
    這種人就任由他自己怎麼去想怎麼去說吧
    難不成擔心他會煽動起鬨嗎?
    接下來我就講中橫公路東段
    我是認同而且也是與文獻符合的說法
    合歡越嶺古道路線錯綜複雜
    大多路線已不與該線相吻合
    如果要探勘也是很難吧
    地貌改變與路線被埋沒在草堆
    當初楊南郡先生在探勘時
    他也是費很大功夫才完成報告

    回覆刪除
  53. 雖然我們在創造歷史但我們對歷史瞭解多少?
    看到版主從地理角度來詮釋臺灣歷史!
    讓我對於臺灣有不一樣的看法!
    感謝!

    回覆刪除
  54. 以下文字是我在內政部營建署的台灣國家公園網站看到的:"昭和12年(1937年)12月27日,臺灣總督府正式核定公布上列3處國家公園的設立範圍,卻因同年爆發了中日戰爭,日本將國力投入戰爭中,而遭擱置。因此臺灣國立公園之設立在日本統治期間,僅止於調查研究及規劃階段,尚未達到經營管理階段..." -->這裡說的是真的嗎? 還是故做客觀混淆視聽的說詞?

    回覆刪除
  55. 我在上一篇引用文章的網址:
    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10:2009-08-11-09-50-14&catid=26:2009-07-07-05-52-16&Itemid=22

    回覆刪除
  56. 我要說這邊有中日文差異
    不是這時候叫國立公園
    而是日本的國立公園=中文的國家公園
    而日本的國定公園=中文的國家風景區

    回覆刪除
  57. 大屯國家公園戰後變成陽明山管理局

    我所搞不清楚的是
    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
    為什麼不是直接改為國家公園
    反而是先併入台北市?

    關於太魯閣那一段
    漢寶德先生在《人本》的專欄(不知是去年還是前年)就有提到
    (就像20樓大大說的,因為損壞的緣故)
    當時為提供青年學子「健行」的道路
    所以政府當時有請漢寶德先生見了一棟「休息站」
    後來因為公路通車
    那一棟建築物就關閉了
    不過還沒有拆掉,還在太魯閣就是了

    回覆刪除
  58. 天哪!小時候看小百科以為太魯閣那條岩壁上開闢出來的道路是國民黨建的~
    各位如果還有人家裡有小百科或小小百科快去翻一翻~
    裡面有好大一篇幅在說台灣的國家公園~
    我對那條砂卡噹步道印象深刻~
    前天晚上看了南進台灣紀錄片~我嚇了一跳怎麼會看到那神祕谷步道~
    但是真正的震驚還視看了版大的這篇文~
    讓我真正體驗到蔣中正是多麼會彌蓋歷史~~
    我的天哪!!還好我小時候就知到鐵路是日本人建的~~
    才不會被國民黨編的書騙去~~

    回覆刪除
  59. 同意樓上大大說法,我小時後算是被小百科洗腦造就的人,整個充滿大中華思想,所講所想盡是以中國人的角度去看,要不是當年阿扁中正紀念堂改名事件,改不好都還是以中國人自居!小百科理面很多思想都是騙局,像是台北城牆拆除,把日本人抹的很黑,當初我也恨日本人把他拆除,但長大後想想:根本是必要性的!要是當年城牆沒拆除,台北根本無法發展起來,還會有博愛特區?笑死人了....

    回覆刪除
  60. 原來國立公園相關法令直到戰後才廢止。

    1952年5月29日臺灣省政府以41辰豏府綜法字第49221號命令廢止:
    國立公園法
    國立公園法施行令
    國立公園法施行規則

    回覆刪除
  61. 版主您好:
    做為一個地理學博士,您這篇文章寫的相當中肯又不帶顏色。或許是因為這是您的專業的緣故。但您在終結平埔流言的幾篇文章中,卻又看到您的偏見與傲慢,當然這不是什麼大錯,因為所有的人都會犯一樣的錯,包括本人。我们只能盡可能去注意簡少與反省,您說是嗎?
    在這裡我也來終結一個流言:【台灣美麗的森林檜木都被日本人砍光了?】
    實情是:
    1:日本人確實砍了不少森林檜木,但起碼人家會種回去。雖然種回的不是原生種,那是因為檜木成長不易比較無法循環利用。所以我們現在常去阿里山林場,大雪山林場,太平山林場,觀霧林場,都是那時的產物。
    2:另外就如本篇文章所述,台灣那時就已設立國家公園。日本人怎會去砍自己國家公園的樹,因為那時台灣是日本國土。可是您現在去看看梨山,福壽山農場,武陵農場,丹大農場,清境農場是否還有一棵大樹。更不要說其他地方漫山的高冷疏蔡和茶園。
    3:森林的利用是要永續的,日本人因為太平洋戰事吃緊,雖說也有過度砍伐之虞,但畢盡日本人還是會種回去。光復初期台灣的林業政策基本上還是延續日治時期《林務局》,但1960年代為了大量賺取外匯及安置退伍榮民,而無止盡的砍伐才是元兇。您猜一猜有哪一種行業是不用本錢的?答案是:砍樹且不用花成本種回去,就如同現代的山老鼠。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博士您好,您的話非常中肯,但有一部分資訊可能有點錯誤。日本時代的三大林場是: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大雪山林道的修築是民國45年
      http://journal.dyu.edu.tw/dyujo/document/hssjournal/h06-2-35-45.pdf
      http://www.spnp.gov.tw/Article.aspx?a=73lMwZEAr60%3D&lang=1

      刪除
  62. 提供一點資料:
    http://ccih50.taroko.gov.tw/p2_history_01.php?main=2&sub=1

    回覆刪除
  63. 雖然曾經處在日本的統治下

    可是該有的建設、保育沒有少阿

    反觀現在根本不注重環境了

    回覆刪除
  64. 歷史這種東西對執政者來說只是一個利用工具真相必須自行尋找
    文中所說的斷路大都是林道和警備道

    臺灣過去有很多規劃中的夢幻公路清代到日據就一直存在
    可是因為工程難度和使用價值的關係即使到了2014年還只是
    台電保線道和產業道路甚至只是一條登山道

    回覆刪除
  65. 來無聊一下..這篇文章我讀了多次,有些疑點讓大家思考:1. 作者提到的"台灣國家公園寫真集"裡,除了文章開頭的"台灣國立公園概要"那張圖外,另外的"國立公園候補地大タロコ"及"東西橫貫公路"這兩張圖我在146張圖裡根本找不到. 2. 那張"東西橫貫公路"圖倒是在這裡找到(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4&mm=2......),熟真熟假?3.注意一下"東西橫貫公路"圖下的那台公車的車徽,那是台汽50-60年代的金馬號,這和戰前的日本有甚麼關係?,我真的不知道這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啥?

    回覆刪除
    回覆
    1. (1) 文章只說地圖出自《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並未說那兩張照片也來自同一本書。
      (2) 第二張照片是戰後東西橫貫公路通車典禮的情況,本來就不是戰前的照片。兩張照片排在一起就是要比較戰前戰後的差異。

      刪除
  66. 1937年十二月,總督府〝指定〞三個國立公園。但我要澄清,這三個國立公園從未被〝成立〞過。因為1937年七月爆發中日戰爭,指定後就一直被擱置停擺了,直到近五十年後。沒有辦公室、沒有專職、也沒有任何經營措施,這樣算是"成立"嗎? 畫地圖就算成立的話,釣魚台也被畫進很多國家的領土圖內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初步查閱昭和16年度的「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年報」,其中關於國立公園一段,似乎有提及台灣國立公園委員會官制到1941年才廢止,相關調查作業到1940年代初期也還在進行。

      另外有一個不知道算不算是經營的小例子,就是按照「大屯國立公園協會」編寫的「大屯國立公園內櫻植栽報告」所述,昭和15、16年分別各有經費編列在櫻樹植栽上。

      同樣是大屯的例子,1940年出版的「大屯國立公園協會規約及會員名簿」有提及當時的協會成員有名譽會長川村直岡、會長藤田傊治郎、副會長三卷俊夫、木村泰治等等。

      另一方面,在台中,昭和14年度的「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也有提到「台灣國立公園台中協會」的成立,編制上會長為州知事、副會長為總務部長等。當時公園內部似乎有宿泊、休憩、標示等設施,同時該協會也從事宣傳印刷物製作、寫真展覽會與團體登山等活動。

      刪除
  67. 地圖不會說話,要靠人的解讀。歷史時間點的巧合是很捉弄人的,有時也會捉弄地讓人有點遺憾。

    回覆刪除
  68. 有沒有開始正式經營有差別嗎?就論規劃,國民黨政府也是比日本政府慢了四十多年啊!要保住面子,只有一種方法,面對事實、承認不足、虛心檢討,然後以後可能就有機會表現不同贏回面子。否則,想在既定事實的毛縫處找疵處,以為這樣能保住面子,只會換來更大的糗。
    現在眾人發現,比國家公園的規劃,思想觀念,國民黨政府不只行動力輸人,連思想進度都沒得比。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沒有開始正式經營有差別,是很大的差別。因為這代表有沒有經營。

      沒有開始正式經營,就是沒有經營。

      1988年行政院核定蘭嶼國家公園,範圍基本上就是蘭嶼全島,1989年行政院核定「蘭嶼國家公園管理籌備處」。試問,蘭嶼國家公園曾經出現過嗎????

      2002年,內政部也公告成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面積約53,602公頃,預定範圍也都確定了。要地圖也有!! 那我們台灣曾有馬告國家公園嗎????

      我不是要去爭論國民黨與日本政府間的比較,這之間的差異大家都知道,這種爭論在台灣也太廉價了。我只是要就事論事,澄清事實。因為這一篇文章影響力很大,很多人錯誤地以為國家公園在日本時代已經"成立"了,內政部及課本的記載是國民黨或共產黨式的謊言。我要澄清,那時候有規劃,將要成立,但是很可惜沒有成立。課本內第一個國家公園成立是在1984年,這論述並沒有錯。如果總督府動作早一年二年,如果中日戰爭晚半年一年,那就會不一樣了。這可惜嗎? 當然可惜!!! 但是歷史的巧合就是這樣無奈。

      1937年指定三座國家公園是事實,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4 年這也是事實。戰前臺灣已擁有三處國立公園預定地,但是很可惜沒有成立。我們可以不牽涉政治、精確一點地敘述事實嗎??

      刪除
    2. 不對,蘭嶼跟馬告只相當於「候補地指定」階段。而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是正式指定成立的。你說他們沒有經營,我不反對。但這不表示他們尚未成立。這是兩碼子事。1945年,臺灣總督府總結最後幾年業務,出版《臺灣統治概要》。其中頁237-238說明國立公園成立始末,請見:https://plus.google.com/u/0/photos/116669303378149709866/albums/5894440676751059345/5965728721961545330?authkey=CMurxOf1wuDRMA&pid=5965728721961545330&oid=116669303378149709866

      刪除
    3. 如果公告了,也只是「候補地指定」階段,那蘭嶼跟馬告的確是「候補地指定」階段。
      依此標準,大屯、次高、新高阿里山也是「候補地指定」階段啊。
      正式指定並公告後,大屯、次高、新高阿里山有任何後續動作嗎???

      這統治概要有哪幾個字說這三個國家公園"成立"了呢???

      沒有辦公室,沒有專職,沒有經營動作,這也叫成立。這是精神勝利啊。

      1937年前,國立公園的調查規劃,已有好幾年。
      當時是要成立,但是七月戰爭爆發,年底在上海打的正火熱。
      當年底總督府正式指定範圍,是把已完成調查規劃的案子做個暫時的結案。
      誰曉得,戰爭打那麼久。後來還輸了。
      這種「計劃要做準備要做但是後來沒做」的施政 政府單位裡多著呢!!!!
      這樣算有做嗎?

      歷史謊言很多。以自己好惡來扭曲或節錄部分歷史事實,是掌權者的習慣。中日均然。
      我是在謊言的教科書中長大。
      的確是很多謊言,我們也痛恨這樣的謊言。
      被謊言騙是很難過。
      但是,版主,我要請你再三小心的是---你這文章指控現在教科書與官方文件說謊呢。
      指控人家說謊要有精確的事實與嚴密的認定啊!!!

      我當然知道日本人經營台灣與之後國民黨經營台灣的差異。
      「正準備要做但是後來停了沒做」這時期你要稱呼為成立,我也尊重你的用詞。
      爭議文字該如何定奪是很無聊的事。但是指控人家說謊,是件嚴肅的事。
      說,現在教科書說謊,內政部說謊,我覺得太超過了。
      現在這個年代,要說教科書說謊,不應該以這樣的薄弱資訊與寬鬆定義來指控。
      這樣太不厚道也太廉價了。

      我們都希望,面對歷史,忠實且誠懇。
      人家如何以意識型態來解讀,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但是,目前這證據的呈現及說謊的指控,我認為沒有達到忠實且誠懇的標準。

      感謝版主的雅量,能容納並回應我的異議。讓讀者能看到我的異議。

      另外,我要補充
      當初國立公園範圍與之後的國立範圍有很大差異。
      因為當初很多地後來變私有地了,不方便納入。
      也有很多地方開發了,不適合納入。

      還有,日本國立公園制度是學歐洲系統的。
      台灣國家公園制度是學美國系統的。
      美國系統與歐洲系統有不小的差異。

      還有,過了四十多年,人事全非啊。
      現今的國家公園在成立前,調查全都重做了。
      總督府當初的調查很有價值,只可惜是歷史比對的價值,那跟現況差很多了。

      刪除
    4. 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都是正式指定,不只是候補地指定。日文中,指定一處國立公園就是正式成立的意思。你可以看看現在日本的國立公園,每個都是「指定」出來的。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5%9B%BD%E7%AB%8B%E5%85%AC%E5%9C%92

      總而言之,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並非來不及成立,而是確確實實曾經成立過的。另外,本文並未指控任何人說謊,請明察。

      刪除
    5. >> 正式指定並公告後,大屯、次高、新高阿里山有任何後續動作嗎

      有,《臺灣統治概要》有寫。

      刪除
  69. 我五十七歲了,我只記得從懂事開始,到唸國中高中時期,天天看到「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森林開發處」的大卡車,每天數以五六十輛以上,載著巨大的檜木下山,明目張膽的賣國寶,賣了幾十年!

    回覆刪除
  70. 可惜國民政府來台沒有接手經營..不然台灣雲豹也不會消失不見..台灣黑熊、野生梅花鹿、櫻花鉤吻鮭也不會復育的那麼辛苦...

    回覆刪除
  71. 關於國立公園,圖書館裡有這麼一特復刻板的期刊,可以看看::http://tulips.ntu.edu.tw:1081/record=b3812420*cht

    回覆刪除
  72. 從文主的解釋方式與各方留言中
    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立場會有不同的解讀】
    但事實總是鐵錚錚的在那裏
    雖然消失了並無法抹滅它的存在
    批判!?對於存在的事實並無幫助
    只凸顯了批判者的氣度在哪

    回覆刪除
  73. 有意識形態的時候 往往連看東西都會不小心略去一些線索和語句
    但是要沒有意識形態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我倒是認為批判可以幫助釐清事實
    或者說更"接近"事實的面貌
    就看有沒有"用心"去批判了...

    回覆刪除
  74. 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tw/2012/12/blog-post_27.html?m=1
    日本據台的「國家公園」建設,主要的文宣工作有:1939年4月25日,以「台灣國立公園協會」名義,發行了一本岡田紅陽拍攝的《台灣國立公園攝影集》;更在1941年3月10日,發行「大屯、玉山、阿里山國家公園」、「雪山太魯閣國家公園」兩套專題郵票,計兩張小全張,八枚郵票,分選大屯山、玉山主峰、觀音山凌雲寺、雪山、清水斷崖、太魯閣峽谷……等壯闊的地景為圖案。

    但因日閥掀起戰爭,全力支援整軍建武,日據後期的國家公園建設,最終成了「紙上作業」。

    光復後,台灣有國家公園,始於1982年9月1日成立的墾丁國家公園;日據時期的規劃,為何遺漏了墾丁,這是耐人尋味的問題。

    日本人對墾丁的重視,實在不亞於前述三座國立公園,從當時發行的郵鈔,圖案多次採用鵝鑾鼻燈塔,可為佐證。「台灣銀行券」於1915年發行面值壹圓紙幣,首次採用鵝鑾鼻燈塔為圖案後,燈塔始終以不同面貌出現在紙鈔上,直到終戰前,因通貨膨脹,由日本本土空運一批日本銀行發行,加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的千圓券,才沒有燈塔。

    鵝鑾鼻燈塔是日閥的政治標的物,他們將墾丁稱為「帝國領土的最南端」,一再宣稱登上燈塔,「遙望無際的海峽,令人興起南進的雄心。」由於過分重視「政治意義」,以致使他們「遺忘」了在墾丁地區,規劃國立公園

    回覆刪除
  75. 這是多早就有的事了,又何須後知後覺的討論?

    回覆刪除
  76. 民國45年,政府開始將目光放在東部.當時的花東,因有中央山脈阻隔,交通不便.而居民對外的交通,除一般的獵徑之外,便是日軍當年為討伐蕃人而興建的理蕃道路,較具交通價值的,便是於民國24年所興建的合歡越道路[埔里、霧社經合歡山,直達太魯閣、花蓮的道路].其中合歡埡口(大禹嶺)至太魯閣之路段即為目前中橫公路主線東段。霧社至合歡埡口(大禹嶺)之路段則為今台14甲線。中橫公路主線西段則大部分與「大甲溪警備道」路線重疊。
    為了促進東部的交通,及在戰時能迅速投射兵力至東部,政府決定興建貫穿中央山脈的橫貫公路.在動工之前,美國公路專家多次探測預定路徑,一致認為並不可行,建議放棄此一路線.而 蔣介石聽了蔣經國的簡報,及美方的建議之後,决定不惜一切代價,憑己之力,完成此一工程.因此.....集合了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經濟部、台灣省建設廳、農林廳、交通處、公路局等有關機構商討相關事宜,最後決定由輔導會主導,組織「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並招募大批的退伍軍人,投入了艱辛的開路工程.
    45年7月7日,由行政院長俞鴻鈞主持開工典禮,東西兩側共同開工.但因受颱風、地震、落石的影響,傷亡不斷.尤其是天祥至太魯閣一段,死傷最重.較著名的是46年的一塲地震,正在進行架橋灌漿的工程師靳珩遭落石擊中,墜崖身亡.後橋樑興建完成後,命名為靳珩橋,以資紀念.而天祥段由於死傷太重,為了表彰他們的功勳,道路完工後在天祥設置了忠烈祠,命名為長春祠,供奉了212位犧牲員工的忠骨.中橫的完工日期比預定的提早半年完工,整個工程費時三年九個月十八天,花費約四億三千萬元新台幣。通車典禮是由當時的副總統陳誠舉行。在49年的5月9日開放通車

    回覆刪除
  77. 好多人留言說,"哇,原來都是國民黨洗腦我們中橫是榮民蓋的,其實中橫是日本人蓋的",如果你這樣相信,不過是被另一群人洗腦,他們也不會跟你說其實日本人也是跟據原住民的獵徑修築出道路,而且並非全線都可通行汽車。

    回覆刪除
  78. 只有一張圖就在說故事?

    日治時期的國家公園規劃昭和 12 年(1937 年)12 月 27 日,臺灣總督府正式核定公布上列 3 處國家公園的設立範圍,卻因同年爆發了中日戰爭,日本將國力投入戰爭中,而遭擱置。因此臺灣國立公園之設立在日本統治期間,僅止於調查研究及規劃階段,尚未達到經營管理階段,但其目前對臺灣國家公園的貢獻則有:國家公園法規、制度的建立及國家公園範圍的確定。臺灣日後成立國家公園,均以此 3 處預定地為最優先考量之地

    https://np.cpami.gov.tw/%E7%9F%A5%E8%AD%98%E5%AD%B8%E7%BF%92/%E7%94%9F%E6%85%8B%E6%97%85%E9%81%8A/202-%E4%B8%AD%E6%96%87/%E9%97%9C%E6%96%BC%E5%9C%8B%E5%AE%B6%E5%85%AC%E5%9C%92/%E7%99%BC%E5%B1%95%E5%8F%B2/110-2009-08-11-09-50-14.htm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