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0日 星期日

橫躺的地圖是一種常態


今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歷史科考題出現一幅以西為上的古地圖,原只反映歷史事實,卻有人再次以政治口水將其污名化,令人感到遺憾。

從地圖發展史來看,北方本來就不一定放在上方。以收藏於荷蘭海牙檔案館中的 37 幅 17 世紀台灣地圖為例,其中有 14 幅以東為上、11 幅以北為上、9 幅以南為上。而歷史地理學者夏黎明教授統計 161 幅清代台灣地圖,指出其中有 97 幅以東為上、21 幅以北為上、15 幅以西為上。到了日本時代,以各角度來鳥瞰的地圖依舊盛極一時。由此可見,地圖上的視角本來就多元,一幅 19 世紀的古地圖將西方放在上方,根本不足為奇,無須「傻眼」。


或許有人會說,多元視角畢竟是過去的事,當前的年代要與國際接軌,就得把北方放在地圖上方。這又是一種迷思。筆者收集當代許多國家世界地圖集,發現大部分地圖角度都不固定。就連中國官方出版的地圖,正北也不一定就在上方。何以如此?地球像是一顆橘子,當我們把橘子皮剝開來時,不可能攤成長方形。若一定要將橘子皮拉扯成長方形,使橘子果蒂位置固定在長方形上方,會造成嚴重變形。因此,將北方固定在地圖上方,只是數百多種地圖投影法中的某幾種。

為何當前許多台灣人如此少見多怪,堅持北方一定要放在地圖上方?這是 50 多年地圖管制的後果。戰後國民黨政府利用地圖來教化人民世界觀,嚴厲箝制地圖發展。人們看了 50 多年一成不變的地圖後,也就以為世界長這個模樣。此種「標準版」地圖,清一色使用麥卡托投影法─為了航海方便而將北方固定在上方的地圖。然而此種地圖變形太嚴重,例如格陵蘭面積不到澳洲的三分之一,但卻被畫得比澳洲大。因此目前已經少有國家使用這種地圖,除了台灣。


在這樣的背景下,結合吳密察教授歷史專業與台大地理系地圖專業,「換個角度看台灣」系列地圖被研發出來了,目的是使人們了解地圖可以有多元視角。而筆者正是研發團隊成員之一。這一系列地圖推出半年左右,不曾出現任何「爭議」。但自從被杜正勝部長引用後,好像地圖變成他畫的一樣,一再被有心人士挑起爭端。此種以個人恩怨將專業知識踩在腳底的風氣,使台灣公共領域很難有健康發展,令人遺憾。


總有些人說那張地圖為了讓台灣位於中國上方,硬是旋轉 90 度,事實根本不是如此。如附圖所示,筆者在那張地圖上標示經緯線,讀者應該不難看出那不是轉 90 度,而是屬於另外一種投影法。此種投影法叫做「斜麥卡托投影」,是最適合表現東亞島弧的方法。


還是讓地圖回歸地圖吧,不要再將政治人物之間的恩怨扯到地圖上面。事實上,《地圖審查條例》已於 2004 年走入歷史;而今年 9 月正式上路的高中地理新課程中,地圖佔很大比重。因此,將來我們有機會看到愈來愈多元化的地圖,而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中再次出現各種角度的地圖也是可預期的。到時候,可不能再「傻眼」了。

刊載於 2006 年 7 月 8 日蘋果日報




延伸閱讀:
北邊朝上?
原來非洲這麼大

17 則留言:

  1. 我常常在想...世界地圖或是地球之所以北在上,南在下的原因就只是因為人類文明的重心在北半球,如果是南半球的人畫出地圖或地球,就會完全反過來了..對地球自身與整個宇宙而言,也根本沒有哪邊在上哪邊在下的定律...

    回覆刪除
  2. 支持「再發現地理學」,喔喔!^_^b

    回覆刪除
  3. 成語當中有一句"天南地北",
    專換成平面意象,那就是南在上,北在下...

    拋開羅盤上的東西南北,
    大部分人(是以我週遭朋友的比例而言)的方位概念應該是:
    前、後、左、右、上、下、的相對位置,
    但牽涉到約定俗成的觀念,
    許多觀念的理解就會變成朝三暮四跟朝四暮三的差異...

    倒是地圖如果不是以北方朝上為主,
    只要忘記標示(北)方位,那真的會令人傻眼...

    回覆刪除
  4. 如果真要回歸專業,就請以專業為考量,不要凡是都以國民黨怎麼樣,國民政府怎麼樣。許多事執政者本來就有責任去修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怪罪其他人。如果如此,下一個執政者是不是也可以擺爛,然後將責任推給上一個執政者呢?
    我並不是專業的地圖學者,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地圖都該將其他方位朝上,但是至少我看見的google的地圖還是北方朝上的。

    回覆刪除
  5. 「地圖審查條例」如何長期箝制臺灣地圖的發展,是可接受公斷的事實,這無關下一個執政者有沒有擺爛。
    北方不朝上的地圖在我們身活周遭也很常見,高速公路休息站、捷運站裡的導引圖都是。

    回覆刪除
  6. To Albert:
    您的邏輯很奇怪,您所以為的「專業」更加讓人感到狹隘和您的少見多怪。

    不過是說想換個方向,增加一些多元的觀點,並且從地圖史發展上更常見的現象出發而已。您倒是只拿自己也不懂的「專業」來舉例,搞了半天您只是覺得北方不在上面就渾身不舒服,那麼很可惜地這篇文章試圖鼓勵我們增加的人文視野看來您還沒有心領神會。

    回覆刪除
  7. 一、「專業」畫出來的地圖是供「普通人」使用的,供普通人使用的東西要注意「易則易知,簡則易行」的原則。因此,現在世界各國地圖,如果不是為了特殊目的,通常上方是北。這當然和磁針是指南北有關而「約定俗成」的。

    二、政府利用地圖來「教化」人民,這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通例」,你的部落格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三、現在有諸如google earth這樣的東西,地圖的「管制」當然看起來可笑,但半個世紀前,世界各國的大比例尺地圖都是機密,都受到管制的。以美蘇兩強對峙的時期為例,美國有大大方方地把她的地圖鉅細靡遺的公告周知嗎?

    版主回覆:(01/01/1970 12:00:00 AM)


    1. 人們並非與生俱來就覺得北方朝上「易則易知,簡則易形」,會有這種感覺,正是被教化出來的。愈普通的人,愈不知道要墨守教條。上方不朝北的世界各國地圖,多得很,連中國的中學教科書裡都有呢。

    2. 所以我們才需要多元觀點的地圖。

    3. 只有威權國家才管制地圖。管制的幅度與威權幅度成正比。美國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從不是機密。事實上,1900~1930年代的臺灣,大比例尺地形圖也不是機密。

    回覆刪除
  8. 一、中國古代的皇帝是「坐北朝南」的,因此臣子呈給皇帝的地圖很自然地「南方在地圖的上方」。先民坐船東渡來台,很自然地地圖的上方是東。現在的GPS如果裝在車子上,那麼地圖的上方很自然就是車頭的方向。那麼現在的地圖又為什麼以北方在上的為主呢?原因如同我所說的,磁針的使用和「約定俗成」使然。這就如同「行車靠右」一樣,是為了大家的方便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
    地圖是給「普羅大眾」使用的,「易則易知,簡則易行」,拿到地圖,不需多加思考,上方就是「北」,再找出當地哪個方向是「北」,一下子就可對出自己在哪裡。所以,我再強調一次,「地圖上方是北」這個約定俗成的規定是為了大家的「方便」,舉世皆然;如果你一定要把
    這種規定和「國民黨的教化」、「威權政府的地圖管制」扯上關係,那麼我只能一笑置之。

    二、人要能站在多種角度思考問題,這叫「多元觀點」,這是對的;但給公眾使用的「東西」,如地圖,不能五花八門,否則輕者浪費時間,重者可能叫人喪命。例如:我曾經在火車上看過一個人,他不知如何使用火車上的水龍頭,因為它和其它的水龍頭都不一樣;又例如:新竹頭前溪旁的那一條快速道路,直行的路是下交流道,叉出的反而是續行的路,這跟台灣其它的高(快)速公路設計都不一樣,造成許許多多的外地人走錯路,駕駛人猶豫之間極為危險。請問,類似這樣的設計可以叫做「多元觀點」嗎?

    三、1900年的台灣地形圖,我想你指的應是「台灣堡圖」。我想請問你,1930年以前,有幾個台灣人能看該地圖?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管制地圖,管多管少而已。萬里有個飛彈基地,我在通往丁火朽山的道路上就可俯瞰該基地,但你在台灣最新版的地圖上找得到嗎?美國的大比例尺地圖上可以讓你知道的通通有,不該讓你知道的通通沒有。

    版主回覆:(02/24/2008 07:06:47 AM)


    1. 地圖上方的意義並不會不證自明,它不會自己跳出來跟沒看過地圖的原始人說:「嗨!我是北方!」你會直覺認為地圖上方是北方,是因為你沈浸在某種符號象徵意義的文化脈絡之中。這就是我在上個回應中所說的「教化」,類似你說的「約定成俗」。但是我不說「約定成俗」,因為這並非自發性的社會規範,而是經由教育手段達成。但過度化約的教化雖然方便,卻會使人失去判斷能力。事實上,只有原柱等角投影的地圖,北方可以永遠朝上。其他投影,北方不一定能夠朝上,頂多做到偏上。因此「拿到地圖,不加思索,上方就是北」很容易被誤導。我從來沒有否認過北方朝上是常態,但我一直在強調的就是北方朝上並非絕對。換言之,北方不朝上也是常態。至於「威權政府的地圖管制」,討論的是「少見多怪」的現象,而不是北方該不該朝上本身。

    2. 我完全不同意「給公眾使用的東西,不能五花八門」。如此一來,所有房子都應該蓋得一模一樣、所有手機的操作介面都應該一模一樣、所有書的結構都應該一模一樣,否則浪費時間?不要為了方便少數的笨蛋,把所有人都當笨蛋。

    3. 1900~1930年代的臺灣,地形圖都是公開販售的,付錢就看得到。地圖隱藏軍事設施,相較於不能自由出版地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另一篇文章曾提到,戶外生活為了出版準確的道路地圖,被內政部擋了十年。這是威權國家特有的現象。

    回覆刪除
  9. 網站內容豐富,很有啟發性。請繼續加油!
    有一個小疑問,文中提到「以收藏於荷蘭海牙檔案館中的 37 幅 17 世紀台灣地圖為例,其中有 14 幅以東為上、11 幅以北為上、9 幅以南為上。」
    中世紀歐洲地圖以東為上的畫法也有尊崇其基督聖地耶路撒冷的意涵,故將東方的耶路撒冷置於尊崇的上位。而其餘方位之地圖作者難道只是純粹以航行方向─前面為上,來繪製地圖嗎?是否有其他考量?

    回覆刪除
  10. 任何工具的設計都必須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讓使用者很容易上手。這是我的「大原則」。

    目前,以可以拿在手上的大比例尺地圖來說,上方一定是北方,沒有哪一個製圖者會發神經,地圖的上方故意製成「南偏西37.6度」、「北偏東49.8度」的,請使用者「安心使用」!

    目前,急須要改善的是,以告示牌方式出現的,不能動這些地圖,務必要根據「圖之上方是閱圖者所面對的方向」的這個原則來製作。這樣我們國民地圖的使用率才會愈來愈高。

    板主在〈北邊朝上〉那一篇寫的我都懂。我只是表明我的看法,不是專門來抬槓的。

    回覆刪除
  11. 為什麼地圖要和政治扯上關係?
    看一些不一樣的地圖也還滿有趣的ㄚ!

    回覆刪除
  12. 從人文視野來看,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但就"Practical"而言,就值得去質疑了。

    我們平常在看氣象時,沒有一個氣象播報,會把西、東、南邊朝上,更別說是斜方位了。

    如果只把探討的range僅限於台灣這片熱愛的土地去做史觀、事件的探討、,方向要你高興怎麼轉都無所謂。

    可是地圖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只是給一般人旅遊或歷史社會相關學者用的,縱使「史地不分家」,地圖在現在的應用就是一種科學,上方統一為北"管你威不威權",就是一種比較上的方便。

    沒必要,幹嘛吃飽太閒,繪製地圖還要多花腦力去考慮上方為哪個方位?

    如果是地質圖(舉例),當然是統一上方為北,再去比較他的岩層斷層走向、坡向,才能較快去初步推斷是那些板塊在作用啊! 對於「另一個地點」而言又是如何的不一樣?

    沒事上方變成別的方向,然後圖又密密麻麻的,是有事嗎?

    {未完,文字直接&長一點,請見諒}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北邊朝上?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09/01/blog-post_31.html

      刪除
  13. 以自然地理而言,把地圖轉一轉會發生什麼事?

    土壤分布圖,這點就"投影方式"我是認同要調整成適當的,土壤類型分布面積的大小,可能關乎民生,很重要。(方位就沒必要了)

    行星風系圖要怎麼畫?上方不為北而為東or西感覺挺酷的。還可以直接看赤道的氣流箭頭規規矩矩的向上流,真是"厲害"。
    北方在哪裡?箭頭要向上彎還是向下彎還是不要彎?

    你說這跟「人」有什麼關係?

    都市規劃,不會牽涉到這些嗎?提出說明時,難道方向統一不重要嗎?在觀看這些資料的各路人士不會覺得疑惑嗎?
    「別地吹來」的風向也是方向,這個城市排出的東西「到哪去」也是方向。

    如果只關心這個城市、區域,如果只關心人文觀點,歡迎一起來轉動新世界。

    可是如果只是轉一轉就會比較酷?比較可以體現當地歷史文化的意義? 還是只是訓練人們的方向感?(方向感不好的人不勝數各位) 增加理性分析研究、應用彙整的不便性?

    我想,這"也"不能忽略。

    投影方式的說明倒是挺認同的。因為"沒有完美的投影,只有接近完美"

    [若對您的觀點有所誤會,請協助提點並見諒]

    回覆刪除
  14. 我的意思是:我們要研究、分析、思考、應用的東西太多了。

    什麼原則方便,就用什麼,這不是很正常嗎?

    上方為北,除了極區之外,會用到數字測量的地圖,就是世界通用。

    捷運站圖,你不會畫斜斜的長方形,所以你當然不會上方朝北,這不是應該的嗎?

    就算後人發現電子流的方向跟電流相反,會有人說是XXX的權威陰謀以致於「改邪歸正」嗎,我們在學東西還是學,「電流的方向就是正電荷流動的方向」啊!

    要不要訂訂看不同的標準(像是用"電子流動的方向"去延伸成「左手定則」{原為右手}等等的一套學問)?吃飽太閒啊?

    就是方便簡單明瞭啊!干「當權者」X事啊?

    等面積投影?只要有心都找得到吧?還有,想認識世界,地球儀放假的嗎?

    為什麼一定要搞陰謀論,真是無法理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干當權者何事?關係可大了!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03/18/yapkohua/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