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內地化?還是本土化?


紀念臺北市建市 90 週年,再來談談臺北市的町名。在臺灣幾個設置町目的都市中,臺北市的町名保留最多傳統地名,不像臺中市的町名那樣全然 (日本) 內地化。是什麼原因使臺北市的町名較為本土化呢?

早在臺北市成立之前的 1916 年,臺北、臺中、臺南三地便同步展開町目的規劃。由《臺灣日日新報》8 月 2 日的報導〈臺北街名改內地風〉,以及 8 月 21 日的報導〈臺北の新町名〉,可看出當時的規劃方向是將町名內地化。臺中、臺南的規劃案都在同年獲得臺灣總督府認可,因而落實了內地化的町名。然而,臺北的町目規劃卻一再延宕。原因是臺北擁有超過 150 條街,要將這麼多條線形的街整編為塊狀的町,頗費周章。

直到 1922 年 1 月 19 日,總督府市區計畫委員會會議仍在討論臺北市的町目規劃。田健治郎總督也出席這場會議。他劈頭便批評臺中與臺南的町名全然不尊重歷史,臺北不能再那樣。他要求臺北的町名務必尊重歷史。21 日,《臺灣日日新報》以〈臺北の新町名は歷史的舊名尊重〉報導田總督的談話。26 日,《臺灣日日新報》又以〈贊成町名改正尊重歷史的方針〉附議田總督。至此,臺北市的町目規劃急轉直下,由全然內地化往本土化的方向移動。

1922 年 3 月 24 日,臺北市的新町名正式公告,並於 4 月 1 日實施。在 64 個町名當中,有 22 個直接源自於傳統地名,茲列舉如下。

圓山町:源自圓山仔
大龍峒町:源自大龍峒街
大橋町:源自大橋頭街
永樂町:源自永和街與長樂街
太平町:源自太平街、太平橫街
日新町:源自日新街
三橋町:源自三板橋庄
北門町:位於北門口外,1904 年設北門口街 (這說明並非日本人決定的地名就是日式地名)
建成町:源自建成街
上奎府町:源自頂奎府聚街
港町:源自港邊街
下奎府町:源自下奎府聚街
文武町:原有文廟與武廟,1900 年設文武街 (這說明並非日本人決定的地名就是日式地名)
書院町:原有登瀛書院,1900 年設書院街 (這說明並非日本人決定的地名就是日式地名)
東門町:位於東門外
古亭町:源自古亭村庄
龍口町:源自龍匣口庄
南門町:位於南門外
八甲町:源自八甲街
新起町:源自新起街
西門町:源自西門外街
龍山寺町:源自龍山寺街

另外,濱町可能源自江瀕街;元園町可能源自後菜園街。但這兩個案例改造幅度較大,故歸類為新創町名。

從地理位置來看,在臺灣人居多的大稻埕,幾乎全部使用本土化町名;在 (日本) 內地人居多的臺北城內與周遭社區,則以內地化町名為主。比較令人意外的是,艋舺雖以臺灣人居多,但只出現 4 個本土化町名。




延伸閱讀:
劉澤民 (2008) 〈臺灣市街町名改正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興新村: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123-236。

9 則留言:

  1. 因住在目前的幸市里(應該就是以前的幸町)

    也想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另外請問大安也有來由嗎?

    謝謝

    回覆刪除
  2. 大安本來叫大灣,網路上什麼偉大安溪人是國民黨編出來的.幸市里是因為以前屬大安區,因幸安市場而在里界調整中被國民黨創作出來,與中山區朱園里同樣算國民黨里名中較尊重歷史脈絡者(這種做法唯一的問題就是蠢而已,像天母里分出的天X里或興福里分出的興X里系列,非常不科學).如果要有里這種尺度,用地名加上數字比較科學.

    版主回覆:(10/07/2010 07:22:10 AM)


    臺中市的錦町在戰後分成錦上里、錦添里、錦花里,真的很蠢。

    回覆刪除
  3. 誠品大說的地名+數字是類似日本那樣變成○○X丁目嗎?
    台灣似乎還沒有以數字分區的概念
    所以有不少是以原地名/聚落名/里名…的其中一字當關鍵字來替新分割出來的村里命名

    回覆刪除
  4. 用數字命名的城市很多,我不贊成像巴黎或布達佩斯那樣把所有的行政區都用數字命名(因為最後大家還是會用當地地名來叫),但是當一個原有聚落因人口過多難以治理而要切割時,除非出現根本的變化(比如像民生社區在松山是從好幾個舊聚落間的空地開發出來的),否則單純人口加減用數字顯然是方便得多.像天母跑出福祿壽這種搞法我實在看不出任何好處(天母要是有新的里,我看大概會叫天喜里).

    回覆刪除
  5. 臺中的錦X里系列具有助記性,個人以為比臺北的錦中、錦華、錦安、錦泰里好些。

    又,不曉得是先有華光社區還是先有光明里。(但華光社區不包括錦華里)

    國民黨治理時期將來也會成為歷史,錦X里恰好見證了這兩個時代。

    回覆刪除
  6. 最近十年,
    新里增設最多的在內湖區,
    比如說葫洲里,
    在2002年就一分為五,
    新增了金湖里、康寧里、明湖里、蘆洲里,
    取名還算是符合現在當地地名,
    不過沒什麼歷史感就是了,
    都是學校或路名變的。

    回覆刪除
  7. 看起來,日治時代台北的地名不像國民黨所宣傳的被日本人"大肆"更改,反而是所謂"光復"之後,台北的路名被亂改成南京、重慶一堆跟台北沒關係的路名,日本人容的下龍山寺當町名,但是國民黨把龍山寺町變成廣州街...XD

    回覆刪除
  8. 剛剛想到台中市也有個"傳承性"的里名
    旭町-->東昇里
    沒有被中國地名或是泛道德口號強暴的地名真好~

    回覆刪除
  9. 如前面提到的,"天壽里"是吉祥字組合的地名,念起來沒問題,但寫起來就很有趣了...這裡還有"天壽公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