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聚在一起有用嗎? (一)


這六百多公頃土地,每年產值超過一兆元新臺幣。與此同時,還有眾多廠商想要擠進這個彈丸之地。他們為什麼想要聚在一起?難道聚在一起可以提升廠商的生產力嗎?事實上,包括矽谷、128公路等案例,似乎都顯露「聚集」有助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受到啟發,也紛紛設立高科技園區,希望將廠商集中起來可以促進產業升級。然而事實證明,絕大部分案例都無甚成效可言。為什麼竹科行、矽谷行,大部分仿效者卻不行?


廠商聚在一起,很顯然會造成地租的飆漲。除非是仰賴天然資源秉賦的產業 (如礦業),大部分廠商為了追求成本最低的生產要素組合,應該會分散到地租便宜的地方設廠才對。因此聚集所產生的好處,必須大於地租飆漲的代價,廠商才願意為之。那麼,聚集有什麼好處?

最傳統的看法,是聚集的廠商可以共享能源、勞力、公共設施等生產要素,降低單位成本。像是電廠或馬路,並不需要重複投資。以火柴棒做為類比,圍第一個矩形需要四根火柴棒;圍第二個矩形只需要三根,因為其中一根可以共用。然而,所有養蚊子的工業區,表面上都提供了號稱完善的基礎建設。可見光是生產要素的共享,並不足以使廠商聚在一起。

另一個重要的解釋,來自產業的垂直分工。現在已鮮少有產品,從頭到尾都是在同一家廠商內部生產。絕大部分的情況,是甲廠商的產品,成為乙廠商的原料;而乙廠商的產品,又成為丙廠商的原料。關連廠商在地理上互相鄰近,不但可提高生產效率,更有助於產業整合,避免在分工過程中產生不協調。產業一旦形成群聚,就很容易把關連廠商「黏」在群聚裡,使其想走都走不掉。然而,在產品高度規格化、運費愈來愈便宜的今天,垂直分工已不必然得聚在一起才能運作。甚至有愈來愈多的垂直分工,是跨國進行的。像是我的手機電池,標示著:日本製造、臺灣完工,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此看來,竹科之所以能夠「黏」住廠商,還擁有更具生產力的因素。

近年來經濟地理學最受矚目的觀點,堪稱「知識外溢」。具體而言,廠商聚在一起可以分享技術創新的好處,這對知識密集的產業尤為重要。知識具有公共財的特性,可共享且無法排他。雖然在專利權的保護下,創新者的成果似乎可保留在廠商內部,使別人不能坐享其成。然而事實上,仿效者很容易就可以在專利的界線外圍受益,甚至是受到創新者的啟發,發展出更上層樓的技術。如此一來,知識外溢可減少廠商摸索、嘗試錯誤的風險,使廠商 (尤其是中小企業) 更願意投入在冒險與研發的活動。而廠商彼此學習互動的成果,便是帶動整體生產力的提升。

問題在於,廠商非得聚在一起才能享受知識外溢的好處嗎?尤其是在資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難道不能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獲得技術創新的訊息嗎?這得從知識的特性談起。所有知識都位於符碼化 (codified) 與緘默 (tacit) 的連續光譜之間。符碼化程度愈高的知識,愈能述諸於口語、形諸於文字,傳遞到任何地方去。然而知識也有緘默的一面,所謂的「眉角」(訣竅、心法),知道的比說的還多,所以學徒才要跟在師傅身旁見習三年四個月。緘默知識當然也能夠符碼化,例如把「如何投出 90 miles 的伸卡球」寫成一本教科書。然而,隨著鉅細靡遺的程度,將知識符碼化的代價也愈高。很多時候,與其耗費心力將知識符碼化,還不如把人抓過來「從做中學」、「潛移默化」比較快。換言之,知識的緘默程度愈高,其傳遞便愈依賴面對面的接觸。如此一來,地理鄰近性便顯得至關緊要了。

在竹科、矽谷、128公路,很多廠商因為分工互動而進行頻繁接觸,促成了緘默知識的外溢。此外,很多工程師們雖然效力於不同廠商,但是彼此具有人際關係。他們可以輕易地在餐館、咖啡廳等非正式場合中,探聽到對方想要研發什麼?關鍵技術的「眉角」在哪裡?可別小看這些八卦流言的威力,它能使廠商隨時掌握彼此的市場脈動,立即做出反應。

既然如此,為何大多數後進國家所設立的高科技園區,卻沒有產生明顯的聚集經濟?這是搞不清楚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所致。對於擁有共同利益、互動關係的廠商而言,聚在一起固然有助於緘默知識的外溢。但是將一群毫不相干的廠商聚在一起,並不會自動產生學習互動的效果。這就像是將一個搞四書五經的人、一個數學家和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關在同一個房間裡,除非他們都喜歡棒球、或其他娛樂,不然你能指望他們激盪出什麼火花嗎?由此可見,「聚在一起」本身並非萬靈丹。緘默知識外溢的真正關鍵恐怕是「關係鄰近性」,而不見得是地理鄰近性。


10 則留言:

  1. 小的受用了(笑)

    回覆刪除
  2. 竹科的「奇蹟」是建立在獨裁戒嚴體制下,不必受民意監督,極有效率地將國家資源投注在特定行業廠商(並指定特定人士經營),再加以賦稅減免(獎勵投資條例)、土地幾乎由國家免費或低價供應等特權。

    從生產過程看,的確高科技業沒有必然一定要「聚在一起」;我認為會「聚在一起」的原因,是建立在土地取得因素上。科學園區幾乎都是台糖、軍營或類似國有公用土地。

    回覆刪除
  3. 在竹科的嬰兒期,政府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台機電、聯電,都是從工研院電子所免費將技術與人才轉移設廠。但是後來竹科的茁壯,完全超出政府的掌控。主要是大量從矽谷回流的人才,建立產業群聚,在學習互動的知識外溢中獲得技術優勢。

    賦稅減免、土地免費,當然是吸引廠商的誘因。不過要注意的是,世界各地也有很多高科技園區端出同樣條件,但是並不能有效吸引高科技廠商。事實上,臺灣的高科技產業早已超出科學園區的範圍,從臺北到新竹國道一號兩側幾乎都是。他們雖然擠不進竹科,還是希望彼此靠近一點。

    回覆刪除
  4. 下面是個人的淺見

    知識分為"可符碼化"和"不可符碼化"
    可符碼的部份容易累積在企業內部被傳承,
    而無法符碼的部份可能隨著人"不在"而"消失".因此,在企業的知識管理裡如何將"無法符碼化"的部份"符碼化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 如何將"個人化的知識"轉化"企業的知識"

    無論如何個人認為可符碼化的知識和不可符碼化的知識同樣重要.對將"不可符碼化知識"轉化為"可符號化知識"的努力最終是要増強企業的競爭力.但"不可符碼化的知識"不一定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或許是個人的誤解,感覺到作者將"不可符號化的知識"視為"關鍵".

    再者,在知識"外溢"或己經是"洋溢"的時化,交流的"場所"很重要,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如何活用這些知識.如Web2.0提供的集合知.也許勝負的關鍵不在把什麼"據為己有"而是在如何能活用內外在的知識吧!

    回覆刪除
  5. 謝謝您的補充。我解釋的現象是廠商為什麼要聚在一起,而不是廠商競爭力的關鍵為何。換言之,並非緘默知識比較重要,而是緘默知識的外溢可能吸引廠商聚在一起。因為符碼化知識的傳遞較不受地理空間限制,廠商沒必要為此而聚集。

    另外,取得知識並不保證可以吸收利用,還要看廠商的「吸納能力」而定。這相當於您說的:活用知識而不是據有知識。

    回覆刪除
  6. 想補充一下。在竹科、群聚的標的與其說是知識,我想擁有知識(或技術)的人的群聚要來的更重要。

    挖角、併購是知識流動的主要動力,光靠八卦流言並不會讓知識流動、而且若簡單八卦幾句就可以講完的技術也不有什麼價值。

    回覆刪除
  7. 聚在一起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獲取最即時的服務」,這個其實是台灣在科技業能突出的主因。一旦產品有任何問題,馬上能前往上下游協力廠商及早將solution提出。

    回覆刪除
  8. 這就是知識經濟的重點之一囉

    回覆刪除
  9. 我想竹科的成功,個人的淺見如下:就是三個因素,天時、地利和人和。
    天時:就如同版主所提到的,當時主政的人看到台灣的產業免不了遇到轉型的問題,從傳統的出口業到加工出口業,要邁向科技產業的時間點,所以才會成立科學園區。
    地利:新竹地區有兩所以理工為主的著名大學,加上國家級研究機構工研院的設備及技術加持。
    人和:如同版主所說的,矽谷人才的回流、工研院的技術人才還有交大、清大兩所理工大學源源不絕的每年提供高素質的優質勞工。

    所以竹科會成功,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竹南也沾新竹的光,最近也發展出科技廠商的聚落,原因還是離不開地利和人和的因素。

    至於台中的面板及光電產業的聚集,可以說是因為康寧在台中的關係,然後離新竹也不會很遠。

    至於南科...小弟的淺見是有可能會變成南科一夢...


    回覆刪除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1183

    回顾一下4项可能假设:知识在行业内传播;思想在不同行业相互碰撞时萌发;接近大量聪明人士能促进人们增长见识,;还有,人们会从“高度密集”的劳动力市场中受益,这样的市场会帮助他们找到理想工作。

    傅十和找到了证据,证明上述假设全部属实。但有趣的一点是,这些效应的作用距离和所影响的职业各不相同。

    技术并没有拉近距离——至少就思想传播而言是这样的。政治学家查尔斯•金(Charles King)、经济学家尼尔•甘达尔(Neil Gandal)和马歇尔•范阿尔斯泰恩(Marshall Van Alstyne)在2007年进行的研究发现,电子邮件的真正价值似乎在于沟通同一间办公室里的同事。两年前,我曾介绍过谷歌(Google)的一项研究 ——当时该公司还算不上一家技术巨头。这项研究发现,若想预测哪些人知道哪些事情,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们身处何方。尽管互联网时代诞生了无数奇迹,地点仍然一如继往地重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