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自殺



涂爾幹 (Emile Durkheim) 於 1897 年出版經典的《自殺論》,分析 19 世紀法國的自殺現象。他將法國各省的自殺率畫成地圖,發現明顯的空間聚集型態。巴黎盆地是高自殺率的聚集區,法國西南部與不列塔尼地區則是低自殺率的聚集區。何以如此?

在涂爾幹的理論中,解釋自殺的最主要因素是「社會整合」程度。因此,涂爾幹另外畫了幾張社會整合指標的分佈圖。兩相對照之下,自殺的分佈與社會整合指標的分佈相當一致。於是他主張,自殺之所以具有空間聚集型態,純粹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也在相同地方聚集。

塔爾德 (Gabriel Tarde),
一個與涂爾幹同時期的學者,是擴散理論的開山祖師爺。他主張,許多相同的行為係源自於模仿。如果自殺也具有模仿效應,則鄰近的自殺事件將提高某地的自殺風險,使自殺率產生聚集的空間型態。此種觀點,引發涂爾幹與塔爾德的論戰。

當今,大多數自殺研究都強調社會整合的解釋,這意味涂爾幹最終贏得這場論戰。事實上,涂爾幹與塔爾德皆同意,模仿效應如果存在,自殺率將產生空間聚集的型態。只不過,涂爾幹看到社會整合的指標,具有與自殺率相同的地理分佈。因此他拒絕這種分佈是模仿效應造成的。

在涂爾幹的那個年代,還沒有精確的空間統計方法。他完全憑藉肉眼,比較不同的主題地圖,然後做出上述論斷。這樣的論斷,可能言過其實。縱使社會整合的分佈與自殺高度相關,未必就能拒絕模仿效應的存在。換言之,涂爾幹與塔爾德的解釋,很可能是同時作用的。

2002 年,Baller 與 Richardson 利用新發展的空間計量方法,分析涂爾幹的資料,重新檢驗這場關於自殺的論戰。他們以婚姻穩定度 (離婚率)、居住穩定度 (遷徙率)、宗教強度 (牧師佔人口比例) 來衡量社會整合程度,加上其他關於人口結構的控制變數,共同解釋各地自殺率。倘若在考慮這些變數之後,迴歸模型的殘差不具有顯著空間聚集,則我們可以確定自殺的空間聚集完全歸因於涂爾幹的解釋。另一種情況,如果殘差仍然具有顯著空間聚集,我們就不得不慎重考慮模仿效應了。

Baller 與 Richardson 發現,社會整合與人口結構並不能完全解釋自殺的空間聚集型態。於是他們在模型加入一個內生變數:鄰近地區的自殺率。結果,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果然會互相影響。在法國北部,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每增加 1%,則本地自殺率額外增加 0.34%;在法國南部,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每增加 1%,則本地自殺率額外增加 0.69%。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涂爾幹的社會整合說固然具有解釋能力,但是塔爾德的模仿說也是能夠同時被支持的。


延伸閱讀:
Baller, Robert D., Kelly K. Richardson (2002) Social integration, imitation, and the geographic patterning of suicid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6), 873-8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