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臺灣舉行戰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有 27009 個人的身份,在國家的分類體系中找不到位置。他們既不是外省人,不是本省籍漢人,也不屬於「山胞」的九個族。國家甚至不承認他們構成任何特定的類別,於是將他們歸入「族系未詳」之中。他們真可說是沒有位置的一群人。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走鋼索的民主
臺灣民主最大的隱憂,並不在於違法濫權的政客,而在於眾多缺乏民主自由信念的人民。假如民主自由並未成為大多數人最堅信不移的信念,縱使這個國家擁有民主的一切型式,也是搖搖欲墜的。因為當政府開始侵害人權、走向威權之時,仍將獲得強大民意的支持。於是,這個國家的民主體制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法西斯暴政如何挾民意而起、威瑪共和如何短命夭折,歷史的殷鑑並不遙遠。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影響深遠的地圖
歷史上,有一些影響深遠的地圖,標示著學派的創建,甚至影響人類的命運。
1904 年,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 發表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文章建立地緣政治學的基礎概念,其精髓盡展現於其附圖中:The Natural Seats of Power (權力的自然場所)。亦即,誰統治東歐,即控制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即控制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即控制世界。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逐漸明白的事情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物具有地方化的型態。我不斷試圖去解釋那無所不在的地理差異。如果沒有這些地理差異,地理學就可以關門大吉了。不過,有些事情並不容易搞明白。像是早期臺灣人失明的機率,為何會有如此強烈的南北之別呢?奇妙的是,聾啞就沒有類似情形。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住哪裡比較長壽?
二十世紀初,臺灣中南部的死亡率遠高於北部,其差距甚至可達到兩倍。這是因為當時最主要的死因是傳染病,而傳染病在南部比北部盛行,包括瘧疾、肺炎、下痢等三大死因,無一例外。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大安溪是臺灣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南部的高溫環境,或許較有利於瘧疾、下痢等傳染病的滋生。不過,盛行於冬季低溫環境的肺炎為何在高溫的南部反而比較嚴重呢?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諷刺的地圖 (二)
戰爭向來是諷刺地圖最拿手的題材,第一次世界大戰便衍生很多經典的作品。像是這張著名的「聽!狗在吠!」,將歐洲各強權比擬成一群互咬的狗。其中,頭戴鋼盔、口吐利牙的德意志獵犬,將矛頭對準了西線。跟在德意志老大屁股後面的,是奧匈雜種狗,牠只能以狂吠助陣。英國鬥牛犬的後腳還在自己家裡,前腳已跨到法國本土,幫忙法國獅子狗尬上德意志獵犬。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汽水的地理
在臺灣,我們把碳酸飲料稱為汽水。不過在美國,碳酸飲料有三種主要的說法。而且,不同說法還有明顯的地理分布。大致上,北方人說「Pop」,南方人說「Coke」,新英格蘭、加州、聖路易周遭則流行「Soda」。
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高雄的都市結構 2000
繼續看高雄的都市結構。關於都市生態學的意義,以及我所使用的變數,請見〈臺北的都市結構 2000〉。
因子一可解釋 26.6%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服務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愈高、平均所得愈高,但工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國小以下程度人口比例愈低、農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這個因子反映的是社經地位。高雄的高社經區除了前金、新興、苓雅、後驛以外,在澄清湖、西子灣亦有分布。
因子一可解釋 26.6% 的總變異量。其值愈高,則服務業工作人口比例愈高、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愈高、平均所得愈高,但工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國小以下程度人口比例愈低、農業工作人口比例愈低。這個因子反映的是社經地位。高雄的高社經區除了前金、新興、苓雅、後驛以外,在澄清湖、西子灣亦有分布。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臺中的都市結構 2000
去年,我寫了〈臺北的都市結構 2000〉。許多人表示:希望也能看看其他都市。其實,臺灣現在沒有人做都市生態學的研究了。它只會出現在教科書裡,算得上是死亡的學科。何以如此?都市生態學被批評只是針對表層現象做描述,卻不能挖掘表象底下的深層結構。
這些東西是我去年上高等統計學時,拿來當作「因子分析」與「集群分析」的練習作業。雖然原先用途是技術演練,但就當成是為臺灣的都市面貌留個記錄吧。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臺灣的都會區
正當 2010 年人口普查開始籌備之際,目前官方所採用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居然仍是根據 1990 年人口普查資料劃定的。甚至,主管機關主計處表示他們沒有修訂之意願。為了避免都會區與現實脫節,我只好憑一己之力,採用主計處的規則界定 2000 年更新版。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誰支持納粹?
1930 年的德國大選,堪稱是人類歷史的轉捩點。在那之前,納粹還只是得票率 2.6% 的小黨。然而在 1930 年大選中,納粹一舉獲得 18.3% 的選票,開啟邁向最大黨之路。到了 1932 年大選,納粹進而獲得 32% 的選票,並於 1933 年奪下內閣總理寶座。
究竟是誰支持納粹?二次戰後,許多政治學者都想回答這個問題。然而直到今天,有關納粹崛起的原因仍然是眾說紛紜。納粹支持率的分布也像個萬花筒似的,到處都有地盤,看不出明顯的集中趨勢。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近水樓台 (二)
二次戰後,上百萬中國各省居民遷移至臺灣,貢獻臺灣 15% 左右的人口。然而,這些人的省籍分布極不均勻。有超過一半的外省人,來自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五省。至於廣大的東北、內陸地區,來臺人數寥寥無幾。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經濟大蕭條在臺灣
1929 年起,美國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一時之間,企業紛紛倒閉,大量工人失業。最嚴重的時候,美國的 GDP 整整少掉一半,失業率高達 25%。這場大蕭條甚至延燒到世界各地,造成輕重不一的災情。令人好奇的是,當時臺灣是否也受到大蕭條的衝擊呢?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發明
今天我們能夠過著舒適便利的生活,得感謝有許多聰明的人發明好東西。有趣的是,當聰明人遇上聰明人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或許,甲會說:「哼,乙算哪根蔥?看我的發明!」乙看了看,笑道:「不過如此嘛!看我如何改良!」於是,甲乙兩人為了不輸給對方,都發明了更多的東西。但也有可能是另一種情況。甲嘆道:「唉!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聰明人呢?我還是等乙的發明出來,再坐享其成就好了。」於是,一個聰明人抑制另一個人聰明人的發明。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謀殺
從 1960 年代開始,美國的謀殺犯罪率便節節升高。到了 1980 年代與 1990 年代初的高峰期時,美國的謀殺犯罪率大約是其他已開發國家的 10 倍。當時每 10 萬個美國人當中,每年約有 10 人左右遭到殺害。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感覺,不妨將其想像成臺灣的情境。如果臺灣的謀殺犯罪率也跟美國一樣高,則每年約有 2300 人左右遭到殺害。平均下來,每天當你打開電視機時,都會看到 6 起兇殺案件。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地圖上的釣魚台 (二)
1971 年以前,國防研究院一直將釣魚台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見:地圖上的釣魚台 (一)) 我們可以辯稱,國防研究院的地圖大概只有高級文官、將領看得到。不過,如果連教科書也將釣魚台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那就真的是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了。這幅地圖出自 1970 年版的《國中地理第四冊》,很清楚地用國界線將「尖閣群島」與「中華民國」隔開。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私刑
美國內戰結束之後,黑奴獲得解放。不過,南方還是有很多白人看黑人不順眼,常伺機找藉口修理黑人。這股私刑風氣從 19 世紀末延燒到 20 世紀初。許多黑人只不過是不小心瞄了白人一眼,甚至是看起來太聰明了點,就被白人拖到樹林裡或大街上,輕則拷打、剁指頭,重則殺害。據估計,從 1890 年到 1919 年間,共有 1748 個黑人遭殃。平均每 6 天就發生一起私刑案件。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自殺
涂爾幹 (Emile Durkheim) 於 1897 年出版經典的《自殺論》,分析 19 世紀法國的自殺現象。他將法國各省的自殺率畫成地圖,發現明顯的空間聚集型態。巴黎盆地是高自殺率的聚集區,法國西南部與不列塔尼地區則是低自殺率的聚集區。何以如此?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誰統治臺灣?1895~1945
根據「誰統治臺灣?1950-2010」一文,我們可以發現過去國民黨政府最有權勢的是「江浙幫」,民進黨政府則用了很多出身南臺灣的政務官。現在,我們不妨再把時間往前推移到日本統治時代,看看臺灣總督由什麼地方的人來擔任。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諷刺的地圖
諷刺漫畫家很喜歡拿地圖來大做文章。例如,網路上流傳著許多不同版本的「The World According to Americans」,譏笑美國人的世界觀。上面這個版本標示著:加拿大是渺無人煙的地方;墨西哥人幫我們洗衣服;亞洲人幫我們製造東西;澳洲住著袋鼠;格陵蘭住著聖誕老人。更諷刺的是,中東住著邪惡者,應該把炸彈丟到那裡去;而非洲,則從地球上消失了。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我為什麼轉行?
本部落格第 100 篇文章,破例不搞地圖噱頭。從 2006 年 8 月 21 日開台至今,555 個日子累積 100 篇文章,相當於一天捕魚、四天半曬網。其實近期的文章累積速度比早期慢。不過顧客們如果回顧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早期的文章比較簡陋或無聊。倘若顧客們同意這個說法,就意味著這些日子以來我有所長進,是一種肯定。
幾乎每個跟我碰面的人,都會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轉到地理系?」(另一個必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不吃豬肉?」) 最近,光華雜誌為了製作 GIS 專題而找上我,報導的重點仍然是我這個人的奇人異事,而不是 GIS 本身 (大概八卦比較有市場)。我不是在學術上已有成就的人,講什麼「我的學思歷程」。實在是因為被人問到煩了,乾脆寫個 FQA。以後若有人再問我同樣的問題,就請他/她自己來看這篇文章。
所以,如果你不是要問這個問題,就不用按「繼續閱讀」了。
幾乎每個跟我碰面的人,都會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轉到地理系?」(另一個必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不吃豬肉?」) 最近,光華雜誌為了製作 GIS 專題而找上我,報導的重點仍然是我這個人的奇人異事,而不是 GIS 本身 (大概八卦比較有市場)。我不是在學術上已有成就的人,講什麼「我的學思歷程」。實在是因為被人問到煩了,乾脆寫個 FQA。以後若有人再問我同樣的問題,就請他/她自己來看這篇文章。
所以,如果你不是要問這個問題,就不用按「繼續閱讀」了。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臺灣糞便地圖
板橋是臺灣第一大鄉鎮,擁有 54 萬人口。人多,糞便自然也多。不過比起雲林縣二崙鄉,板橋實在小巫見大巫。二崙鄉的糞便產量達到 143 萬人份。除此之外,麥寮鄉、鹽埔鄉、長治鄉、萬丹鄉、芳苑鄉的糞便產量也都超過一百萬人份。換算成糞便密度,長治鄉每平方公里擁有 28843 人份糞便。如果將這些糞便均勻地鋪在地表上,平均每走 6 公尺就會踩到一人份的糞便。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如何改善行政區劃
從政客、學者到網路鄉民,很多人都喜歡當專家,推出自認為最好的行政區調整方案。確實,在地圖上分封諸侯還蠻好玩的,我小學時就會玩了。不過,行政區如果不合時宜,感受最深的應該是當地人,而不會是安樂椅上的專家。行政區如何才能改善,也應該是當地人自己比較清楚。日本的平成大合併,扎扎實實地為我們上了一堂民主課。2003 年到 2007 年,日本的市町村一舉從 3190 個整併為 1804 個,也有市町村從 A 縣投靠到 B 縣的案例。如此大規模的調整,全部由地方民眾自行協商、公民投票而成,不是專家設計。
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模型
像這樣的捷運路線圖,可以指引人們轉乘捷運,似已被公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幾乎不會有人質疑:這張地圖與真實世界有蠻大的落差。實際上,捷運的路線並沒有這麼直;車站與車站之間並非等距;甚至,地下的路線根本就看不到,怎麼可以畫成肉眼可見的路線呢?真實的世界,應該要像下面這樣才對。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橫切縱切大不同
2005 年板橋市長選舉,呈現典型的藍綠版圖,很適合用來說明選區劃分的奧妙。如地圖所示,板橋東北部是民進黨的地盤,南部則是國民黨的地盤。當板橋必須切成兩個選區時,橫著切、還是縱著切,結果大不相同。我們只要憑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橫著切時,容易產生一籃一綠的局面;縱著切時,兩席都是國民黨佔優勢。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國家機密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領不領公投票?
本次立法委員選舉,泛藍陣營再次公開呼籲支持者拒領公投票。這使得「領不領公投票」的行為本身,與政黨偏好幾乎重疊。不過,票投給誰,是秘密;領不領公投票,則有很多雙眼睛在看你。因此選民決定要不要領公投票時,除了根據自己本身的政黨偏好,可能還會把周遭人的眼光納入考慮。如此一來,臺灣此種舉世無雙的政黨競爭方式,正好成為觀察地方脈絡與個體行為如何互動的實驗設計。
訂閱:
文章 (Atom)